卜弥格与《插画的中国》
卜弥格曾在罗马参预礼仪问题,其事几近显然,并在罗马用种种撰述介绍中国于泰西,其事则绝无可疑。吾人仅在此处说明其曾赞助一同会神甫编撰一书。其人名开意吉(Athanase Kircher),[29]以1602年5月2日出生于普鲁士之Geyasen地方,1680年11月28日殁于罗马,1653年与卜弥格发生关系时,年51岁。其人一生之生涯,始终为一学者生涯。曾在Baviere国之Würtzbourg学校教授哲学与东方语言,三十年战争开始,迫其离职。赴Avignon城与法国耶稣会士同处两年,因识Peiresc。此人劝其研究埃及象形文字。1636年前后,开意吉被召赴罗马,在罗马学校教授数学,时此校为耶稣会士之高等学校也。
卜弥格曾寓此校中,因得相识。此广厦今有一部分改为Victor-Emmanuel国立图书馆,所藏基本书籍盖来自耶稣会士旧图书馆与各修道院图书馆者。馆之上层辟一陈列所,颜曰开意吉陈列所。所陈列者为开意吉收藏之物,有博物学物品,有古物,有科学仪器,1678年刊有目录传世。后来复加入无数关于史前的与人种的收藏品。开意吉脱离教育界后,仍居罗马研究不辍。其为人好学不倦,于各门学术无所不研,故同时为博物学者、物理学者、古物鉴别者、东方语言学者、神学者,终成为一种真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与当时不少著名学者互通信札。欧洲君主数人曾以补助金助其试验,知其人有收藏癖,曾寄赠不少异物,今有一部分陈列于开意吉陈列所中。
开意吉撰述不少,其人想象力甚富,记忆力甚强,凡事无不涉猎。其弊则在缺于鉴别,过于嗜好假定,是故其撰述与其谓为坚实,勿宁谓为巧妙。吾人在此处未能将其一一列举,其中最重要者题曰Oedipus Aegyptiacus(三册,1652—1654年罗马出版),盖研究埃及象形文字之著作也。
其著作中有与吾人研究之问题有直接关系者,盖为汉学家数人与卜弥格等参加编撰之《插画的中国》。[30]此书不乏兴趣,且有富于启发之部分。但开意吉常于其中表示轻信,中有数说,皆经其后来撰述删改。18世纪末年法国文学家Boucher de La Richarderie[31]曾谓《插画的中国》在科学方面,价值不能与《关于中国人之记录》相等,并引德国考据家Struve之说,谓是编实为作者之幻想。是说未免太过。《关于中国人之记录》,盖为法国耶稣会士钱德明(Amiot)等合编,其优越固为读者所公认,惟应知《插画的中国》编纂之时在百年以前,其价值实未可没也。
开意吉在本书序言中,曾言参加编纂者有卫匡国、卜弥格、Marini、白乃心(Grueber)、Roth神甫等数人。其名称胪列之先后,不知系按照年代抑系按照重要,惟据H.Cordier之说,[32]编纂比较有力者似为卜弥格。但又云:“开意吉所认识之中国,以得自卜弥格者为多,弥格时奉派自远东赴欧洲也;然得之于别一耶稣会士白乃心者亦多,乃心曾游西藏,将其行记刊布于是编。”[33]
读者对于卫匡国与Marini二神甫名早已认识。至若Henri Roth神甫,以1622年出生于Dillingen或Augsbourg,曾任职于东印度孟买附近之Salsete岛。曾赴罗马征求传教师,已而还印度,而没于1667年。白乃心神甫,奥地利人,以1623年出生于Linz,以传教中国而著名。其人精历算,曾供职北京。已而被召赴罗马,会荷兰人占据各处海口,乃遵陆行,至孔士坦丁堡得疾,于1680年殁于匈牙利国。[34]
上引诸人固足使开意吉之书生色,然其足为《插画的中国》一书之中坚者,要为金尼阁神甫所记耶稣会士之《传教中国记》,本编几全录其文。[35]此外重要者则为卜弥格之西安景教碑译释之文。此文后别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