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现状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往往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传统陈旧等问题。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只是单一的英语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一般都采取单向的知识灌输的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英语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教学过程只是简单的重复,枯燥无趣、缺乏创新,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

虽然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但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依然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部分大学英语教师没有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没有满足教育改革浪潮下对英语教育改革的需求,没有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的束缚。

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教育改革现状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采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二)师资力量匮乏

近年来,部分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与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给在编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了负担,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业务素质难以令人满意,教师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都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需要,教师难以适应教学工作,甚至有的还无法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尽管很多院校采取了外聘教师的方式对师资力量形成补充,但这部分教师以在校硕博研究生为主,虽然其学历水平较高,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导致了师资队伍不稳定。

(三)偏离教学目标

高校毕业生应了解国际规则,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和素质首先需要通晓外语,尤其是英语这种国际通用语。但是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脱节的。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一些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部分学生在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便不再学习英语。因此,大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并不能转化成技能辅助其学习和发展。

由于课程目标不明确,师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过渡,同时也由于缺乏对这类课程的有效评估和激励手段,所以这类课程不但未能取得突破,在有些学校反而还受到了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