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技能教学现状

三、大学英语技能教学现状

(一)听力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程式化

听力教学的具体表现是教学模式程式化,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听完听力后,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教学模式称为机械化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听力的意义不大,并且教师也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听力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对听力材料进行理解。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有盲目性,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2.听力练习时间不足

在英语考试中听力部分会占用四分之一的时间,可以看出听力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听力教学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来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花费大量时间去做听力练习,那么学生在课下也不会主动练习听力,学生练习听力几乎依赖于课堂练习。

但由于教学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并不能将大量的教学时间留给听力教学。这就造成了学生练习听力的时间不足。而听力是一种技能,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得到提高,这就与听力练习时间不足构成了矛盾。

3.教材现状不佳

从听力教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但是听力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有质量高的听力教材,也有质量低的听力教材。听力教材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学生听力能力的直接因素,高质量的听力教材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开阔其视野;反之,低质量的听力教材会阻碍学生听力能力的发展,并且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现阶段我国一些高等院校仍在使用编排不合理的听力教材,这些落后的教材既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英语听力教学的需求,也无法体现新兴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二)口语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滞后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我国各大高校是非常注重英语语法教学和英语阅读教学的,但是往往会忽视口语教学,所以即使教育改革后,英语口语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是相对落后的。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采取的口语教学方法是“讲解—练习”,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解口语知识,随后发放相关习题给学生做练习,但是学生在没有任何语境的前提下做练习是没有意义的,这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口语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时不足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和听力教学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课时不足。因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单独开设口语教学这一课程,所以有的教师会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口语,但是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这也就无法保证口语教学的时间。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做大量的练习,而口语教学时间不够充足对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缺乏配套教材

适用于非英语专业的高校英语口语教材十分少见。大多数英语教材都将口语训练当作听力训练的延展而附在听力训练之后,且内容简短、缺乏系统性。这就很容易使教师和学生轻视口语的教与学。尽管市场上也有一小部分口语教材,但实用性不佳。这些教材要么是专门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口语教材,难度太大;要么是有关简单的问候、介绍,谈论天气内容的教材,过于简单。这些教材都难以担当辅助口语教学的重任。

4.学生学习口语的心理压力大

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时会受到汉语的影响而产生各种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受汉语影响而发音不准确,影响实际交流;有的学生英语口语发音带有地方口音,使听者不明其意;有的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语调和重音的使用不准确,从而使口语表达不够准确。

此外,由于学生的口语练习不足,所以学生学习到的语法和词汇等知识难以运用到实际的口语表达中。我国的英语教学因侧重于应试教育而将语法教学和阅读写作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口语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就致使学生的口语练习不足,口语基础差,在之后的口语学习中对口语有畏惧心理。

(三)阅读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有误

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将阅读教学作为教学重点,但高校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将阅读教学混同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重点讲授个别词汇的用法或是讲授语法知识,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是讲解词汇、分析语句和给出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不注重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在阅读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

形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不具备正确的阅读教学的教学观念。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的认识比较模糊,致使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学生不能通过阅读教学获得真正的阅读能力。

(2)将阅读速度等同于阅读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阅读速度加快了就意味着阅读能力提高了,并据此来开展教学活动。事实上,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有些学生阅读得虽快,但理解不佳;有些学生阅读得很慢,理解也不好。因此,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没有必然联系。阅读速度应根据阅读目的来确定,并且要配合一定的阅读技巧来实现阅读目的。例如,题目要求只掌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时,可以只是浏览通篇材料,不必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掌握阅读材料中的具体细节时,可先浏览全文确定具体细节的位置,再仔细精读这一部分。

2.课程设置不合理

有些学校、教师错误地认为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附属品,因而对阅读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设计不甚在意,阅读教学的课时、课程设计、师资力量以及教学组织得不到保证,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此外,阅读教学中的精读训练和泛读训练的分配不合理,一些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安排的精读训练比较多,泛读训练则比较少。这种侧重于精读训练的阅读教学更加深了教师和学生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的错误认识。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