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

三、微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

虽然大学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的设计是当前主要关注的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大学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的实施。

(一)微课辅助的英语专业翻译课堂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许多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出优秀的微课视频,学生通过网络在课前进行学习并完成相应的翻译练习,这种形式提高了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和课堂学习效率,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微课辅助的教学模式中,与课前学生通过视频自主学习同样重要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翻译实践。科技的进步固然可贵,但想要帮助学生切实提高翻译水平,还需在课堂中回归翻译的本质。本节结合体验式学习理论,从教学模式、教学步骤和对教师的要求三个方面探讨在微课辅助的翻译课堂上,教师如何更好地辅助学生体验翻译的过程,给予他们有效指导,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翻译质量。

1.体验式学习理论及微课辅助翻译教学模式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大卫·库伯(David Cooper)提出的,学习不是简单地复制知识,而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个性化的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实践体验的理解和转换。从广义上讲,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和促进下,支持学生将知识和概念理解应用于现实世界问题的学习模式。体验式翻译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体验式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动力来自教师为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也来自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反馈,该模式鼓励学生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与传统的翻译课上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不同,微课的视频教学可大大节省课堂上教师讲述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翻译操练、体验翻译过程。通过体验式学习,学生可以主动思考,联系已有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对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解。因此,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其通过实践进行反思,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翻译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体验式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此外,体验式教学强调个体经验对学习的意义,特别关注对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而反思和总结恰好也是提高翻译技能必不可少的学习步骤。

在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用较多的时间讲解翻译技巧,学生做翻译练习的时间较短。微课辅助的模式将技巧的讲解以视频教学的形式在课前布置给学生,教学内容高度凝练,符合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习惯。这样使学生的翻译实践转移到课堂中,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体验翻译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

(1)教学目标

翻译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应结合翻译行业具体实践的要求。《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 19682—2005)就译文质量的基本要求、翻译译文中允许的变通、译文质量评定作出规定。教师应按照该要求,从规范性和灵活性两方面设置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教学内容

①规范性训练。规范性是评价译文质量的基本要求,规范性是指译文忠实原文,术语统一,数字表达、计量单位、符号、缩写、排版等方面保持一致。规范性训练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基础,在翻译学习的初始阶段尤为重要。在进行规范性训练时,教师应专注于教学目标,在翻译学习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此后的灵活性、专业性训练中,也应适时提醒学生保持一以贯之的态度。

独立翻译是翻译教学中最传统的操练模式,独立翻译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实际的翻译水平。规范性训练中,教师应安排翻译练习,并在学生独立完成翻译练习后,归纳总结,及时发现学生的普遍性问题,并加以提示纠正。此外,根据学生遇到的特殊性问题,教师应给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如果有条件要为学生建立翻译档案,分门别类地列出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正确使用词典、长句的组织、某种文体风格的把握等。

教师还可以在翻译练习前安排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保证准确理解原文的意义,理顺行文思路和逻辑,把握原文的风格。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除发表个人意见外,还可以听取小组成员的见解、取长补短,通过讨论了解自己的不足,也可以通过讨论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逐渐培养对自身翻译能力的自信。

规范性练习除了传统的句子和篇章等主观翻译练习,还应结合选择等形式的客观题,考查学生对诸如国际组织缩写、英文计量单位识别、英制与公制的转换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

②灵活性训练。灵活性主要指在语言输出方面,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还原原文的风格;译文的语法、搭配、语序、逻辑合乎译入语习惯,没有翻译腔;译文语篇连贯。

翻译初学者在实践中有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他们更倾向于用原文语言符号的所指意义甚至词典意义来表达原文,忽视搭配原则、忽视语境和交际场景的意义,无法做到脱离原文的语言形式,结果译文非常生硬。因此,教师在强调规范性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翻译的灵活性。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结合微课的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翻译练习;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翻译的灵活性,尤其要强调译后审校的重要性。学生独立完成翻译练习后,教师要提示学生审校译文,检查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之后必须完全脱离原文进行第二遍审校。只有脱离原文,学生才能以读者的眼光去审视译文是否通顺,相对容易地发现译文中不通顺的表达。此后,通过对照参考译文,教师指导学生找到参考译文中的变通之处,分析、提炼变通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自己的翻译水平,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微课辅助的翻译课堂的优势是教师可以在学生的翻译实践中进行过程控制,学生进行独立翻译练习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个性化的翻译意见。学生各自独立完成翻译任务后,结成小组,进行文本对照和讨论。教师通过加入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译文,并对不同的表达进行充分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学习和借鉴,充分体验翻译的灵活性,并从不同的表达中做出取舍,辨别选词的细微差别,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3)教学步骤

①回顾教学视频内容。微课教学模式的本质是将知识和技能的讲述与实战操练位置互换。为确保学生课前认真完成视频学习,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掌握,教师需在每一次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利用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此外,教师还应就教学视频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通过翻译理论的探讨,教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翻译这门学科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己所设计的微课是否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②结合教学视频内容,指导学生的翻译练习。微课辅助的翻译课堂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操练过程中,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就翻译练习中的难点对学生加以点拨。教师不应像传统的翻译教学一样,直接给出参考译文,而应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联系微课视频中的知识和技巧,将其运用到翻译实践中。教师加入小组讨论时要掌控发言时间,鼓励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发言,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尽量排除与翻译任务不相关的因素,指导学生以客观、专业的态度进行讨论。

教师应安排翻译模拟训练,模仿真实翻译工作坊,按照翻译行业的运作流程进行笔译练习。安排学生组成工作项目小组,分别担任项目经理、初稿译员、二稿译员、初稿审校和终稿审校,帮助他们了解真实的翻译项目流程。

③撰写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完成。宏观方面,学生需根据微课视频、小组讨论和翻译习作的内容总结提炼翻译技巧;微观方面,学生要总结具体的翻译案例,积累精当、简练的表达。

2.微课辅助的翻译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微课辅助的翻译课堂看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操练内容和操练方式,因材施教;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双语功底。具体来讲,教师要从翻译能力、翻译批评能力和翻译教学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足够的支持。

(1)翻译能力

传统的翻译课堂上,教师在讲解翻译技巧后会布置翻译练习,给学生一段时间思考,随后讲解参考译文。而微课辅助的翻译课堂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课堂讨论中,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本科阶段的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学习的初级阶段会出现许多错误,如望文生义、语法错误、逐字翻译、漏译和误译等。教师只有自身对语言有较高的把握能力,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问题,并对其加以指导。

(2)翻译批评能力

在传统的翻译课堂上,教师往往将参考译文奉为圭臬,给学生一种参考译文是“标准答案”的错觉。时代在进步,翻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本身也有一定的弹性,以古典名著为例,许多东西方经典著作经过多次复译重新出版。名著尚且可以复译,翻译练习也绝不应该有标准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翻译的灵活性,鼓励多样化表达。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翻译批评能力,给予译文多样化的、中肯的批评意见,能够对学生的译文准确地评判。教师应准确把握评判尺度,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不加选择地全部接收。学生在翻译中常常出现神来之笔,教师不应拘泥于参考译文的条条框框,而应对其加以肯定。

(3)翻译教学能力

传统的翻译课堂上,教师由于课时等限制,只能给学生概括性的反馈,且许多教师习惯采取纠错式的教学方法,无法给学生正面的反馈。教师对学生译文的评判应遵循“纠错配合肯定”的原则,既指出缺点,也肯定优点。此外,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如有的学生对某种文体的翻译感到吃力,教师可以帮助他列出书单,增加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从而克服困难。

微课辅助的翻译课堂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一方面,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对翻译的本质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翻译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收集微课资源,提高制作微课的水平,不断摸索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本身要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给学生的翻译实践最好、最有效的支持。

(二)为微课学习构建平台

大学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主要是基于视频建构起来的,同时需要互动答疑、微练习等辅助的模块,这些在之前的英语微课教学的构成中有详细提及。这些模块的构建对于学生文化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等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在这之中,微慕课平台是一个较为创新的平台,即运用微课教学展现慕课教学的专业化与系统性。这一平台结构更为灵活、知识含量更高,是一个较好的平台。

(三)开发微课资源并共享资源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资源配置不平衡现象凸显,而微课教学的出现,使得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各个地方,便于各个地方及时更新与推进,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四)大力推进微课的录制技术

大学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要求录制技术较高,并且尽可能保证简单化,使教师便于执行,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录制技术。

另外,微课视频研发人员也应该不断提升技术,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的实施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