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27:如何利用DITA架构实现内容重用(复用)?

问题27:如何利用DITA架构实现内容重用(复用)?

如果你第一次接触DITA概念,在阅读本篇内容前,最好先阅读“问题26:什么是结构化写作DITA?”,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下面的内容。

内容重用也称为内容复用(reuse),指一次的创作内容能被多次利用。内容重用是高效组织架构业务文档的重要技能,应用场景可能是:重用某种格式内容,如版权声明;在相同文档反复重用某些名称,如业务术语;在不同文档统一添加某个整体主题,如在销售资料和用户手册添加产品升级介绍的主题等。那么,哪些内容具备可重用的特征,或者应如何处理内容才能被DITA重用呢?表27-1提供了重用文本的甄别处理方法及相应的实践提示。

表27-1 拟重用文本的甄别处理方法及实践提示

如果遇到重用的内容来自非DITA架构的信息资源时,要注意修正和调整这些信息资源中的语言,使内容方便被纳入DITA架构中,比如:

⇨从信息中识别提取各种主题特征,并提供主题分类标记;

⇨确保每个主题的表述独立于语境,在任何上下文中都具有清晰一致的意义;

⇨避免使用指代语言指向信息资源外的内容。

在DITA架构中,内容重用分为不同的层次,如某个主题中部分内容片段的重用、某些主题的整体重用、数个主题组合集成的DITA图重用。表27-2提供了具体解释及图例。

表27-2 DITA架构中不同层次的内容重用

从表27-2可见,不论在哪个内容层次的重用都要以信息粒度小的内容为前提,因此,按重用思想来组织撰写信息,或是使用DITA工具来架构文档才容易实现易重用的目的。有效的重用意味着输出内容、风格、质量保持一致。重用实践得当不仅会提高信息的价值,还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率。希望本文能驱动你进一步了解DITA,探索文档创建的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贝拉米,凯里,施洛特费尔德.DITA最佳实践指南:创作、编排和架构的技术路线[M].李颖,粟晓磊,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