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28:如何借助“可视化方法周期表”呈现信息?

问题28:如何借助“可视化方法周期表”呈现信息?

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是视觉风格的学习者,认为当言不尽意时,借助立象则可尽意。可视化实际上是一个从信息到知识升华为智慧的实践过程,它顺应了人追求认知省力的天性。如果你也青睐视觉风格,希望能在文档创建中恰当运用可视化方法,那么下面介绍的“可视化方法周期表”将会为你提供许多创意提示。

可视化方法周期表是瑞士圣加仑大学教授Dr.Eppler团队研发的可视化方法系统,研究人员仿效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外观、表现形式与组织原则对可视化方法进行编码列表。该周期表获取路径是:https://www.visual-literacy.org/periodic_table/periodic_table.html#。可以在图28-1中看到神似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可视化方法周期表。

图28-1 可视化方法周期表

根据信息类别,可视化周期表把可视化方法分为六大类,提供了100种可视化方案:

✧data visualization数据可视化(饼图、线图等11种图)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信息可视化(数据图、循环图等18种图)

✧concept visualization概念可视化(思维导图、因果链等28种图)

✧strategy visualization策略可视化(能效图、波士顿矩阵图等28种图)

✧metaphor visualization隐喻可视化(漏斗图、冰山图等9种图)

✧compound visualization综合可视化(知识图、卡通图等6种图)

周期表使用不同颜色区分这六大类型,每个单元格上用其所代表的可视化方法首字母标注,蓝色字母表示结构性的信息,黑色字母表示过程性的信息。大多数单元格还提示了该可视化方法的视角是聚合思维(><)还是发散思维(<>),即看它适合概览性信息还是细节性信息,或是适合二者兼顾的信息。当鼠标停留在周期表的某个单元格时,系统会动态显示该单元格可视化方法的样例,如图28-2和图28-3。

图28-2是概念可视化的决策树图Dt(decision tree),用树的延展概念来表示决策的层层深入内涵。如示例呈现了:决定1是否去度假,决定2去哪儿度假,决定3度假活动做什么,不同决策产生的结果有哪些。这个可视化示例的视角是聚合思维,兼顾总览细节,这样的决策树图可以客观呈现意见纷杂的场景,让理性决策所需权衡的要素一目了然。

图28-2 概念可视化的决策树图

图28-3示例是隐喻可视化的冰山图,用冰山隐喻公司的面貌。露出水面的显性面貌有公司名称、商标、标志物、视觉身份、设计等,隐藏在水面下的面貌有情感价值、附加值、独特个性、信任、保障、承诺、客户身份定义、公司身份、宗旨、愿景、策略等,水面上下之间的界面是公司和员工的接触点。示例很形象地呈现了构成公司整体面貌的各种要素,这个可视化方法比较适合传递概览性信息。

图28-3 隐喻可视化的冰山图

从图28-2和图28-3的例子可以看出,可视化方法周期表为不同信息场景的可视化设计提供了比较具体的实践提示。虽然该网站未提供商用的操作便利,但它能让你从周期表中获得非常有价值的启发,以便探索适切的可视化方案。

可视化的选择和决定经常会受到个体认知偏见的影响。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通过浏览周期表所在网站,阅读那些认知偏见清单https://www.visualliteracy.org/bias-list/,还可了解通往可视化达人的阶梯有哪些https://www.visual-literacy.org/stairs_of_viz/stairs_of_viz.html#,这些资讯对你提升可视化意识和技能定会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