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32:如何把握页面设计中的跳跃率?
问题30和问题31介绍了页面设计的图版率和版面率,二者关注的是图文与页面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本篇将介绍页面设计的另一个概念——跳跃率。跳跃率关注的是图文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分为图片跳跃率和文字跳跃率。图片跳跃率是页面中最大图片和最小图片之比,文字跳跃率是页面中最大文字与最小文字之比。由于在文档创建中,用户往往接触到的文字比图片多,我们在此以文字跳跃率为主,讨论如何把握这个技巧。
图32-1是文字跳跃率高低的对比示例,左图的文字跳跃率比右图更高。左图文字的字号大小不一,Language的字号显著大于其他文字,文字跳跃率高;而右图文字的字号大小无差异,文字跳跃率为零。也就是说,页面上文字大小差异越大,跳跃率越高。
图32-1 文字跳跃率高低的页面对比
跳跃率与表现效果成正比关系,跳跃率越高,表现效果越强。读者对不同跳跃率的页面感受也不同。如图32-2的广告页面在表现力上有显著差异,读者体验到的诱惑度也不一样。
图32-2 跳跃率高低页面在广告中表现力的强弱对比
再如图32-3页面对阅读体验的影响,虽然左右页面仅仅在标题和首字上有明显差异,但有跳跃动感的左图对读者视觉更有牵引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其继续阅读,而跳跃率为零的右图往往容易使无充分阅读动机的读者产生排斥感。
从示例比较可见,跳跃率的把握具有相当的主观性。由于跳跃率的主观性以及同一张页面可能被应用于不同场景的现实性,我们难以提供确定的跳跃率值作为实践参照,但是可以选择某些目标页面作为参照。以本篇文档为例,页面使用了三号字体(16磅)和五号字体(10.5磅)组合,其文字跳跃率比例约为1.5(=16/10.5)。假设以此作为参照值,则可以根据目标场景调整页面文字的状态,使它们之间的比例或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5。调整跳跃率的方法不限于调整字号大小,还包括改变文字的粗细以及使用创意字体等辅助手段。
图32-3 跳跃率不同对阅读体验的影响
总之,把握跳跃率的一般原则是:如果页面需要应用于喧闹的场景,拟展现生动欢快的画面,则可以选择高跳跃率的页面设计;如果页面需要应用于安静的场景,拟展现沉稳内敛的画面,则选择低跳跃率的页面设计更为合适。但不论你如何选择,页面设计的原点始终必须基于文档的目的和受众的视角。在对留白、图版率、版面率及跳跃率这些概念都有基本的领悟后,你在后续的页面设计实践中就会有更多的斟酌和推敲,这些思考定能助力页面设计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大猫设计.排版干货!版面中的跳跃率[DB/OL]https://www.sohu.com/a/229602303_161378 2018-04-26/2021-08-15.
【注释】
[1]Coe,M.Human Factors f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M].New York:John Wiley&Son Inc.19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