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血与禀赋
2025年08月10日
五、血与禀赋
中医学认为一个新生命体产生的条件,其要有二:①生殖之精是物质基础。②阴精阳精的交合是关键。《景岳全书》说:“两精者,阴阳之精也;搏者,交结也;凡万物生长之道,莫不阴阳交而后神见。故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构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这和现代人体胚胎学中关于精卵结合是形成胚胎的先决条件的观点是一致的。《灵枢·经脉》最早记载了胚胎的发育过程,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其中“髓生”“骨为干”等,指的便是造血系统的分化、发育。中医学早在《内经》中就已认识到生命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固然与出生后的营养、锻炼、生活环境等有关,但与先天禀赋,即遗传也有重要关系,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因为禀赋(遗传)能决定一个个体的基本素质。《灵枢·五变》关于“肉不坚,腠理疏”“五脏皆柔弱者”“小骨弱肉者”“理粗而不坚者”的记载;《灵枢·本脏》的“五脏皆坚者,五脏皆脆者”;《灵枢·论痛》论及的“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凡此种种皆与禀赋有关。造血系统的发生、发育以及特性亦与禀赋(遗传)密切相关,《医确》关于“血为先天之水”的论断,就包含着对造血系统与禀赋(遗传)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