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预后管理
大部分儿童病例通常在2周内恢复,部分患者可复发,复发间隔时间数周至数月不等。本病预后大多良好,病死率低于5%。主要死亡原因为肾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肠套叠及肠梗阻等。预后主要与以下3个因素有关。
(一)预后
1.病因
一般来说,外感易治,内伤难治,新病易治,久病难治。
2.出血量
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病。
3.兼见证候
出血而伴有发热、咳喘、关节疼痛、腹痛、血尿、脉数等症者,一般病情较重。
(二)康复
本病容易反复发作,发作与否取决于就诊是否及时,疾病早期治疗是否彻底,用药是否及时、妥当,疗程是否足够,患者是否配合,缓解期是否能坚持维持用药。患者需戒烟戒酒,戒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粗硬食物,应吃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尽量避免接触致敏物,对某些药物如链霉素、保泰松及解热镇痛药的使用需慎重。生活起居有规律,劳逸适度,避免受寒,预防感冒。加强体育锻炼,根据病情和体质状况,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如跑步、做操、散步、登山、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调畅情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突发事件易导致应激,使人体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气血不能流通。遇到此类事件,采取娱乐活动、旅游等放松身心的方法,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防止疾病复发。
(三)护理原则及方法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对治疗疾病、控制病情、减轻痛苦、促进痊愈具有重要意义。本病的护理重点是针对感染和出血两方面进行。
1.感染的护理
感染不仅能诱发疾病,还可继发胸膜炎、心肌炎、支气管扩张、结核等病变。所以在疾病早期即应防止感染,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情况,保持口腔、肌肤卫生,每天做清洁口腔护理,定期擦浴皮肤。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发现有感染情况,应积极治疗。
2.出血的护理
(1)皮肤:观察皮疹形态、数量、部位,是否反复出现。皮疹有痒感,应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擦伤、抓伤,如有破溃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除去可能存在的各种致敏原。遵医嘱使用止血药、脱敏药等。
(2)关节肿痛:对关节型病例应观察疼痛及肿胀情况,保持患肢功能位置,协助患儿选用舒适体位,根据病情给予冷敷或热敷,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3)腹痛:尽量卧床休息。观察有无腹绞痛、呕吐、血便。注意大便性状,有时外观正常但潜血阳性。有血便者应详细记录大便次数及性状,留取大便标本。腹痛者禁止腹部热敷以防肠出血。
(4)肾炎:观察尿量、尿色、尿量形状及尿质量密度的改变,定期做尿常规检查,根据医嘱记录出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