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液病与血瘀
血瘀是指血流缓慢,瘀滞不行,污秽不洁,或溢于经脉之外,停积于脏腑组织之间,失去正常生理功能的血液。血瘀主要包括:①血行不畅,即血流缓慢或血流阻滞,停积于脏腑组织之中。②离经之血,即血液不循常道而妄行于脉外。③污秽之血,即成分异常及感染后的血液。④内积之血,即血管自身和血液凝固性增高所致之瘀血。
血液病和血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缺陷、免疫机制异常和造血干细胞缺乏,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红髓总量显著减少,代之以黄色胶状的脂肪组织,并伴有周围毛细血管排列不整齐及畸形等微循环障碍,因此,不少医者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瘀血”存在,属于“髓海瘀阻”。应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够改善骨髓微环境,加速骨髓微循环的新陈代谢活动,调整机体的免疫力,因而,活血化瘀疗法能够解除骨髓微环境的免疫性损伤,促进重建造血微环境,恢复造血功能。所以,根据中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观点,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性,亦支持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瘀血”存在的观点。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证见皮肤和黏膜显著红紫(以颊、唇、舌、耳、鼻尖、颈部、四肢末端为甚)、目赤、衄血、眩晕、肝脾肿大、舌质紫红、脉缓涩等,故属于中医之“瘀血”范畴。而且,实验研究证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微循环有明显的功能和形态异常,如流速减慢、红细胞聚集等;球结膜微循环的功能和形态异常也十分显著,如微血管数目增多、管径粗细不均、微池形成、血流黏稠涩滞等;心功能减退;全血黏度在不同剪切率下,均明显高于正常;骨髓小粒红、大、多,BFU-E多明显高于正常。因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典型的全身性血瘀证,而骨髓多能干细胞的异常增殖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瘀证的实质。
其他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组织细胞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应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血液病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