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与商人

贸易与商人

邻近社会之间的关系除了捍卫疆界、分享资源、兵戎相见,还有互通有无,也就是交易买卖。我在新几内亚东北勇士号海峡上的16个岛屿进行鸟类调查研究时,当地传统社会交易之复杂让我大开眼界。这些小岛大多为森林所覆盖,上面只有几个村落。村落的房子相隔约有几米,面向宽阔的公共空间。当我踏上一个名叫马拉伊(Malai)的小岛时,感觉像是突然空降到一个迷你版的曼哈顿,惊讶得目瞪口呆。这里就像纽约一样,两旁都是两层高的楼房,和勇士号海峡其他小岛的建筑相比,有如摩天大楼。马拉伊岛的海滩上停放着一艘艘巨大的独木舟,那里就像发达国家出租船只的码头。房子前面还有人挤人的奇景——我从未在勇士号海峡上的其他岛屿看到过这么多人。根据1963年在马拉伊岛上进行的人口普查,岛上共有448人,土地面积只有0.32平方英里,人口密度多达每平方英里1400人,高于欧洲任何一个城市——以欧洲人口最稠密的荷兰来说,人口密度每平方英里只有1010人。

住在这个村落的人就是以做买卖闻名的锡亚西人(Siassi)。他们乘坐独木舟,船上载着猪、狗、陶罐、珠子、黑曜石等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不畏惊涛骇浪,到300英里外的地方,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致富,回报率高达900%。例如,他们载着一头猪从马拉伊岛出发,在第一站温博伊岛用这头猪换了10袋西米,到了第二站新几内亚大陆上的锡奥(Sio)村,就把10袋西米换成100个陶罐,之后来到新不列颠岛,再把100个陶罐换成10头猪,最后带回马拉伊岛。凯旋之后,他们即在庆典上享用猪肉大餐。传统社会没有现金,因此不用现金交易。锡亚西人的双桅独木舟工艺精湛,长达60英尺,吃水深度5英尺,可载重约2吨(见图7)。

考古证据显示,我们的祖先在冰河时期已做了几万年的交易。欧洲内陆更新世的克罗马农人遗址中出土了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地中海的贝壳,还有黑曜石、燧石、碧石等特别适合用来制造石器的石头——这些都是从几百英里甚至1000多英里外运来的。在现代,只有少数几个传统社会得以自给自足,几乎不需要与外地人做买卖,如在西伯利亚养驯鹿的恩加纳桑人、玻利维亚的西里奥诺印第安人,他们都是人类学家艾伦·霍姆伯格的研究对象。大多数传统社会也像所有已被开发的社会一样必须进口物资。即使是在能够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有些东西可以自己生产,他们通常还是希望通过交易来获得。

传统小型社会通常只与邻近社会交易,如需长途跋涉则会经过其他族群的土地,加上各族群之间时有战事,因此危险重重。即使是乘独木舟到远方做买卖的锡亚西人,也只敢去几个已与其建立贸易关系的村落。万一船只被风吹得偏离航道以致他们被迫停靠在陌生的海岸,当地人恐怕不会以礼相待、欢迎他们再度光临,一般而言会把他们当作入侵者杀害,并劫走牲畜、货物。

传统社会做买卖的方式和现代社会不同。我们通常是直接接触商家,用现金付款后拿走货品,无法想象有人去汽车经销商那里说要买车,就直接把车开走,不付款,也不签买卖合同,而是改天再送来同等价值的礼物。然而,这正是传统社会的交易模式。不过,传统社会交易的某些特征也是现代社会的人所熟悉的。我们会花很多钱购买没有实际用处的奢侈品,如珠宝或品牌服装,以彰显自己的身份或地位。传统社会也会通过交易获取昂贵的奢侈品。然而,传统社会的人与外界有了第一次接触之后,现代社会中利用现金交易的市场经济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惊奇与文化震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