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性质
2025年09月26日
3.1.3 性质
电感器的主要性质有“通直阻交”和“阻碍变化的电流”。
1.电感器“通直阻交”性质
电感器的“通直阻交”是指电感器对通过的直流信号阻碍很小,直流信号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电感器,而交流信号通过时会受到较大的阻碍。
电感器对通过的交流信号有较大的阻碍,这种阻碍称为感抗,感抗用XL表示,单位是欧(Ω)。电感器的感抗大小与自身的电感量和交流信号的频率有关,感抗大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XL=2πfL
式中,XL表示感抗,单位为Ω;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单位为Hz;L表示电感器的电感量,单位为H。
图3-2 感抗计算例图
由上式可以看出,交流信号的频率越高,电感器对交流信号的感抗越大;电感器的电感量越大,对交流信号感抗也越大。
举例:在图3-2所示的电路中,交流信号的频率为50Hz,电感器的电感量为200mH,那么电感器对交流信号的感抗就为
XL=2πfL=2×3.14×50×200×10-3 Ω=62.8Ω
2.电感器“阻碍变化的电流”性质
电感器具有“阻碍变化的电流”性质,当变化的电流流过电感器时,电感器会产生自感电动势来阻碍变化的电流。
电感器“阻碍变化的电流”性质非常重要,在以后的电路分析中经常要用到该性质。为了让读者能更透彻地理解电感器这个性质,再来看图3-3中的两个例子。
图3-3 电感器性质解释图
在图3-3a中,流过电感器的电流是逐渐增大的,电感器会产生A正B负的电动势阻碍电流增大(可理解为A点为正,A点电位升高,电流通过较困难);在图3-3b中,流过电感器的电流是逐渐减小的,电感器会产生A负B正的电动势阻碍电流减小(可理解为A点为负时,A点电位低,吸引电流流过来,阻碍它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