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让HPV治疗进入无创、高效时代
生活实例
白领林小姐从医院化验室出来,手里拿着一周前采样的宫颈HPV检测报告。当看到好几个HPV指标都是阳性时,她脑子里一下子就懵了:我洁身自好,怎么会感染HPV?难道老公在外面拈花惹草?性病?宫颈癌?一时间她的脑海中充斥了各种恐惧和不安。
随着网络的普及,HPV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由于某些商业性夸大宣传,很多人一听到HPV就想到不洁性行为,想到宫颈癌,犹如谈虎色变,惊恐不安。我们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HPV。
HPV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rnavi ruses)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分子量极小的DNA病毒,外生殖器部位的HPV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但HPV感染并不意味着性乱,40岁以上的已婚女性,HPV的感染率可达到80%。目前已知的HPV型别有150多种,根据致癌性高低分为高危型(HR)和低危型(LR),90%的HPV都能在1~2年内自然清除,只有少数持续的HR-HPV才可能导致癌变,这一过程需要10~15年的漫长演变时间。因此HPV感染≠宫颈癌,感染HPV不必惊慌,是可以积极干预的。我们常见的HPV疾病包括尖锐湿疣、鲍温样丘疹病、宫颈上皮内瘤病等。
以尖锐湿疣为例,我们来了解下HPV的3种感染形式:典型皮损、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典型皮损为外阴、阴道、子宫颈、肛周、肛管,甚至咽喉部位的单个或多个乳头状、鸡冠状、菜花状或团块状的赘生物。通常可见皮损只是“冰山一角”,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才是HPV感染的主要形式,也是疾病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在与人类共同进化的漫长过程中,HPV形成了多层次的免疫逃逸机制,逃避了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攻击。打个比喻,HPV好比披着羊皮的狼,上皮细胞好比羊群,HPV混进了上皮细胞内不易被发现。
目前各种物理疗法(激光、电灼、冷冻等)在技术上都十分成熟,主要用于清除典型皮损,传统应用的局部腐蚀性药物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容易导致糜烂、溃疡、瘢痕和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以上方法均不能有效解决亚临床和潜伏感染,且在腔道内(尿道、宫颈)的治疗受到限制,而光动力疗法正好弥补了传统治疗的不足。
光动力治疗HPV感染的机制,为光敏剂前体ALA(5-氨基酮戊酸)可以被增生旺盛的细胞(感染HPV的颗粒层细胞、棘层细胞和基底细胞)优先吸收,并转化为真正的光敏剂PpIX。因此光动力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典型皮损,对于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同样有治疗作用,可以形象地称之为“面清除治疗”,且作用层面止于基底细胞,不会导致瘢痕,这就体现了光动力治疗的安全、高效。另外,对于尿道口、尿道内等特殊部位的皮损,传统创伤性治疗可能会造成尿道狭窄和粘连,而光动力是一种非创伤性治疗,特别适合腔道部位的治疗,是目前公认的尿道尖锐湿疣首选治疗方案。
光动力除了上述直接杀伤感染HPV的上皮细胞外,最独特的优势还在于增强机体免疫细胞对HPV的杀伤作用。它不仅能够降低HPV病毒的致病力,还能有效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这一点对于HPV的治疗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光动力不仅善于正面作战,还善于发动羊群发现“披着羊皮的狼”群起而攻之。
总之,感染了HPV不等于性乱,不等于宫颈癌,HPV可防可治,不必惊慌。光动力对HPV的3种感染形式都有治疗作用,多年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证实光动力安全高效,特别适合于特殊部位的HPV感染,作为成熟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已形成共识。可以说,光动力使得HPV的治疗进入无创、高效时代。
(王宏伟)
——专家简介——
王宏伟
王宏伟,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皮肤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激光美容学组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