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在耳硬化症中的应用
2025年08月10日
88.激光在耳硬化症中的应用
耳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内耳迷路包裹骨海绵样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又名耳海绵化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双耳不对称性、进行性、传导性听力下降,晚期可出现感音神经性听觉减退,后进展为混合性聋。早期耳硬化症仅侵蚀镫骨底板前部并使足板后方半脱位,镫骨固定,造成言语频率中低频率段显著的传导性聋。病变继续进展即超越足板前缘,侧镫骨、前庭关节骨化固定,形成波及全频段的传导性聋。手术一直是耳硬化症的治疗首选,目的是尽可能恢复中耳正常的传声结构;手术大多通过矫正固定的镫骨足板,重建砧骨与前庭窗膜的连接通路,进而达到改善听力的目的。
目前镫骨手术治疗耳硬化症的目的是解决由于镫骨足板固定而导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既往对晚期耳硬化症多主张保守治疗,20世纪90年代,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国外耳科学者临床证明激光适合镫骨小窗手术,可处理镫骨上结构和镫骨肌腱,行镫骨开窗。自从激光辅助技术引入人工镫骨手术以来,多项研究报道了应用CO2(二氧化碳)激光进行镫骨足板开窗治疗耳硬化症的案例,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尤其在面神经低垂、镫骨足板增厚等特殊情况下,手钻开窗风险很高,而用CO2激光可做到精确定位、创伤小、并发症少,且CO2激光开窗术后患耳的气骨导差更小,并发症也更少。机械微造孔时,钻孔器对镫骨底板有振动,间接地对前庭产生刺激,而激光造孔时不直接接触底板,因此减少了术后眩晕的发生。
应用CO2激光技术进行的镫骨开窗较传统镫骨开窗术有明显优势,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多数患者术后听力减退等症状得到一定改善。对于耳硬化症患者而言,CO2激光辅助镫骨开窗人工镫骨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相对经济的选择。
(顾凌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