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妙用
激光又叫做镭射,是英文laser的音译。激光是指通过电激发某些元素,使之产生光,并将其放大形成激光。激光与普通的光线相比,激光几乎是平行的,散射性很小,所以激光有精确的方向性,通过放大又可以产生释放出集中的、较强光线的能量束。
激光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工具,在医学中也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并由之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医用激光学。激光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广大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带来了福音。
医用激光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呢?有没有放射性?激光产生过程中,采用的激发源大多是惰性元素,所以不具有放射性危害。根据疾病治疗的不同需要,耳鼻咽喉科常用的激光治疗方法有:①光刀切割;②凝固、烧灼、汽化;③照射;④光敏疗法。
激光较常规治疗方法有着许多突出的优点:①出血少或不出血;②组织反应轻、患者痛苦少、康复快;③感染率低;④肿瘤扩散转移少;⑤患者乐于接受;⑥激光与光导纤维结合更便于耳鼻喉腔洞内疾病的治疗。
当然并不是说激光治疗毫无危害,所以激光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①熟悉各种波长激光的性能;②掌握激光的剂量;③安全防护,主要是指强光对医生及患者眼睛的保护,还有尽量避免吸入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激光在耳科的应用:①激光照射,如治疗外耳道湿疹、皮炎、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带状疱疹、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伤口感染及伤口不愈合、放疗反应。②激光穴位照射,如治疗耳聋耳鸣、贝尔氏面瘫、内耳性眩晕等。③激光手术,如治疗耳廓内耳道黑痣、黑色素瘤、乳头状瘤、耵聍腺瘤、血管瘤、耳廓及耳周基底细胞癌、鳞癌等。
激光在鼻科的应用:①激光照射,如治疗鼻前庭疖、单纯性疱疹、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嗅觉失常、鼻部外伤、伤口不愈合、鼻中隔糜烂出血。②激光手术,如治疗外鼻及鼻前庭痣或疣等赘生物、鼻部血管瘤、鼻腔血管瘤、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慢性鼻炎鼻窦炎、下鼻甲肥大或中鼻甲肥大、上颌窦病变(炎症、坏死、囊肿、血管瘤、恶性肿瘤)、鼻息肉、鼻腔粘连、鼻孔闭锁、鼻腔及鼻窦癌肿。
激光在口腔咽喉科的应用:①激光手术,如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淋巴滤泡增生、舌根淋巴组织增生、口腔咽喉部血管瘤、口腔咽喉部囊肿、乳头状瘤、口腔咽喉部恶性肿瘤、鼻咽癌等。②激光照射,如治疗口腔咽喉部溃疡、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样肥厚、环杓关节炎、全喉切除术后颈部伤口感染或咽瘘等。
(仇荣星)
——专家简介——
仇荣星
仇荣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医学会激光医学专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耳鼻咽喉各类疾病的诊治,以及激光微创特色治疗。擅长耳鼻咽喉各类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是鼻出血、过敏性鼻炎、血管瘤、眼睑肿物、舌系带过短,耳鼻咽喉、五官头面部肿物的手术和激光治疗,以及面部色素斑、痣等面部微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