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黄斑水肿怎么办

23.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黄斑水肿怎么办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或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老年常见眼底病。若出现黄斑水肿,患者视力会明显下降。持续的黄斑水肿会损伤感光细胞,进而可能发展成黄斑裂孔,因此尽快尽早治疗,才有望保留视力。

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通过黄斑格栅样或局灶样光凝来治疗黄斑水肿,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对于保留或提高患者视力几乎无明显帮助。随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问世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目前眼科专业医生已经将抗VEGF药物作为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的首选药物。该类药物可以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加快黄斑水肿的消退,明显提高患者视力。抗VEGF药物包括VEGF的抗体雷珠单抗和贝伐单抗,也包括与VEGF受体结合的融合蛋白(目前有进口的阿柏西普和国产的康柏西普注射液)。但是由于药效的时限性,不得不反复进行玻璃体腔注射。目前比较公认的治疗指南是3+PRN:即连续3个月注射,每月1次,然后按照实际情况按需治疗,即出现了新的水肿或出血再次治疗。有文献证实,玻璃体腔注射激素类药物同样可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一般来说,药效比抗VEGF药物维持时间长,注射次数较少,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比例的白内障和青光眼,暂时还不是临床上的常用治疗方式。

(张 琼)

——专家简介——

张琼

张琼,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擅长眼底疾病和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以及眼底激光、玻璃体手术和各种眼科设备技术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