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行为学语义启动范式
行为学实验通过让被试完成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任务(如按键)来收集反应时和正确率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研究者可以推测神经加工过程的速度和难度。在语义启动范式中,(词汇判断)反应时被用来探测读者在句子加工过程中大脑所建立的连接,以此来推测在句子加工的某特定阶段大脑正在处理的结构或单位,从而获知大脑正在进行哪一(语言)层面的加工(Nicol & Pickering,1993)。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属于心理学范畴,指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的正性的或负性的影响;其影响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语义启动范式中,通常让被试阅读或者听包含或作为启动刺激的句子或词,同时对目标词完成一项词汇选择任务。研究证明,如果启动词与目标词之间有较强的语义联系,则被试能以较快的速度完成词汇选择任务(Meyer & Schvaneveldt,1971)。
语义启动范式被广泛地用来研究句子理解中的词汇加工(Swinney,1979;Tanenhaus,Leiman & Swidenberg,1979;等);研究者(Nicol & Swinney,1989;Swinney,Ford & Bresnan,1989;等)也用这一技术研究了句子成分之间语义或句法关系的建立。研究表明,句子中两个成分(如代词与其先行词)之间语义关系的建立会使前一个成分(的相关语义特征)被重新激活(Nicol & Pickering,1993)。根据语义自动激活原则(Neely,1991),如果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存在语义联系,那么对目标刺激的反应时就反映了启动刺激的激活程度。
语义启动范式非常适用于探测语言加工某一阶段的结果。所以在本书的行为学研究部分采用了语义启动范式来探测语境操纵下“自己”回指加工不同阶段的特征和粗略时间进程。但是,行为学方法有其局限性。比如,行为学方法仅能通过反应时、正确率这样的单维数据来观察语言加工某阶段的最终结果,并不能精确地探测即时连续的语言加工过程。此外,行为学数据是通过被试有意识地完成任务来获取的间接信息,无法用其观察快速无意识的句子理解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