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本章小结
本章陈述了关于语境影响下“自己”回指加工的ERP研究。本ERP研究记录和分析了在不同语境条件下(长距离语境、短距离语境、无语境条件下的歧义回指)加工“自己”回指的脑电数据,来探究语境影响下“自己”回指加工的特征和精确的时间进程以及语境通过什么神经机制影响“自己”回指加工。
ERP研究的结果发现,在长距离回指条件下比在短距离回指条件下诱发了更小的N170波幅、更大的P300波幅和更大的P600波幅,说明语境通过知觉专家化机制、注意加工机制和句法加工机制影响“自己”回指加工。N170效应表明,对于汉语母语者来说,局部(短距离)“自己”回指相对于长距离回指来说是一种专家化的(熟悉的)语言现象,从而推论,局部“自己”回指的心理表征是汉语母语者为了专家化阅读而在大脑中发展的关于“自己”回指的专家化心理表征。P300效应表明,加工非专家化的(长距离)“自己”回指比加工专家化的短距离“自己”回指需调配更多的注意资源,而这个P300效应可以被解释为反映了对于基于A原则所建立的专家化(短距离)回指心理表征和根据长距离语境所建立的长距离回指心理表征之间不相符的探测或诊断。P600效应可能与将反身代词“自己”与违反A原则的长距离先行词进行连接的句法复审过程相关。
本ERP研究发现了P600效应(句法加工机制的ERP指标),而非N400效应(语义加工机制的ERP指标),表明句法加工机制在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回指加工中起主要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与关于英语等西方语言反身代词回指加工的研究结果相符。关于英语反身代词回指加工的ERP研究表明,回指语主要通过句法加工机制与其先行语建立共指关系,而语义加工机制在此过程中仅起次要作用(Osterhout & Mobley,1995;Osterhout,Bersick & McLaughli,1997;Friederici,Steinhauer,Mecklinger & Meyer,1998)。
根据本ERP研究的结果,语境操纵下“自己”回指加工的时间进程可以总结为:刺激后170毫秒左右,区分(通过知觉专家化机制)专家化的(局部)“自己”回指和非专家化的(长距离)“自己”回指——刺激后300毫秒左右,(通过注意加工机制)探测基于A原则建立的专家化的短距离回指的心理表征和基于语境建立的长距离回指的心理表征不相符——刺激后600毫秒左右,(通过句法加工机制)连接反身代词“自己”与违反A原则的长距离先行词的句法复审过程。
本书关于语境操纵下“自己”回指的ERP研究表明,管约理论A原则不仅规定了英语等西方语言反身代词受局部约束的情况,它也潜在地制约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神经加工过程,尽管后者能够违反A原则进行长距离回指。本ERP研究的结果对解决一些理论问题或理论争论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如关于“自己”回指决定因素的理论争论,以及关于句子加工的序列模型和平行模型的理论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