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语境的界定

1.7 语境的界定

在《牛津英语辞典》(第二版)(1989)中,“语境”(名词)一词的定义是:①词或句子的组织,演讲或文章的结构;②篇章中相互联系的结构,一个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连贯的语篇;③语篇中部分之间的联系或连贯;④语篇前面或紧跟语篇的、影响语篇意义的部分。在《朗文英语词典》(1984)中,“语境”(名词)一词被定义为:①语篇中,在一个词或段落周围的影响其意义的部分;②某事物发生或存在的相互联系(网络),环境。

在语言学研究中,伦敦学派的学者从社会的视角研究意义,对语境非常关注。Malinowski是较早将语境因素引入语言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的特罗布兰德群岛做田野调查时发现,脱离语言发生的具体语境,根本不可能理解土著居民的语言。Malinowski认为,理解语篇中的某个词语离不开情景语境,一个语篇的意义无法单纯从组成语篇的词语中获取,而是要考虑这些词语在情景语境中的关系。他区分了三类情景语境:①言语和身体语言交互的情景语境;②叙事情景,包括叙事活动发生时的情景和叙事者所指的情景;③交际性谈话/寒暄,指在社交中使用的自由的无目的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Malinowski的“情景语境”概念实际上既包括了“语言活动发生的具体环境”又包括了“语言活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1935年,Malinowski提出了“文化语境”的概念,指语言活动发生的整个文化环境。至此,Malinowski的“语境”概念包含两部分的含义,即“语言环境”和“情景语境中的意义功能”(胡壮磷、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8)。

Firth(1957)继承和发展了Malinowski关于语境的研究。他认为意义是一种使用功能,他将意义定义为(任何层面)语言元素之间的关系和那一层面上的语境。Firth在不同的层面上讨论了意义,包括语音、词汇、语义、语法(形态学和句法)和情景语境等。Firth认为,情景语境不仅包含语言发生时的环境,而且包含了语言的整个文化背景和参与者的个人历史背景。他认识到句子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使用了“典型情景语境”的概念,这一概念限定了典型情景语境的数量,这样社会情景就能规定语言参与者的社会角色。Firth提出,在对典型情景语境的分析时,要关注四个层面:①语言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②系统中的聚合关系,这两个层面属于语篇内部关系;③语篇与非语言元素之间的关系;④语篇内部元素的分析关系,这两个层面属于情景语境的内部关系。Firth的“情景语境”概念实际上包含了“情景语境”和“社会语境”的含义。

语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根据系统功能理论,语境决定了将要表达的意义和表达这种意义所使用的语言。在系统功能语法中,两个概念与语境密切相关,即语域和语类。语域是语言的功能变体,是由情景语境决定的语言形式。语域有三个社会变体: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类与文化语境密切相关。Hason(1978)将语类定义为“语篇的类型”;Martin(1992)将语类定义为“说话者作为某文化团体的一员而进行的有阶段、有目的的行动”;Eggins(1994)指出有多少种社会活动就有多少种语类。

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来看,本书所涉及的回指语境属于情景语境。然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景语境”概念涉及许多语言外的因素(如语场、语旨和语式)。本书从语言内部的角度将其限定为“上下文语境”,具体来说,指出现在某语篇之前或之后,决定其意义的部分。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回指,本书中涉及的语境指出现在“自己”回指句的前面,影响或决定其意义的部分(语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