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统计分析

4.2.5 统计分析

观察ERP总平均波形图(见图4.1),一个分布在颞枕区、波峰出现在刺激后170毫秒左右的负波清晰可见,这个负波被识别为N170成分。N170成分被证明在语言加工中与“阅读专家化”相关(Bentin,Allison,Puce,Perez & McCarthy,1996),因此在本研究中对此成分进行了分析。根据ERP总平均波形图,对刺激后120至200毫秒之间的峰值和潜伏期进行了测量。根据以往研究的经验(Bentin et al.,1996),选取后颞枕区的一系列电极点(包括P7/P8,PO7/PO8,P5/P6,PO5/PO6,P3/P4,PO3/PO4,P1/P2,CB1/CB2,O1/O2)进行回指类型(长距离/短距离/歧义)×半球(左/右)×电极的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OVA)。

图4.1 N170 ERP总平均波形图与脑地形图

(A)8个颞枕区电极上由长距离语境条件、短距离语境条件和无语境条件下的歧义“自己”诱发的ERPs。(B)N170波峰的2D脑地形图。

此外,观察ERP总平均波形图(见图4.2),在前脑区,刺激后300—500毫秒之间,有一个正波清晰可辨;同样在前脑区,刺激后650—950毫秒之间,有一个正性漂移。它们分别被识别为P300和P600成分。对刺激后300—500毫秒(P300成分)和650—950毫秒(P600成分)之间的数据每100毫秒进行平均波幅测量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选取300—400毫秒和750—850毫秒两个时间窗的数据呈现结果。从前(F7/F8,F5/F6,F3/F4,F1/F2)、中(C3/C4,FC1/FC2,C1/C2,CP1/CP2)、后(CB1/CB2,P3/P4,PO3/PO4,O1/O2)三个脑区分别选取电极点,对两个时间窗的平均波幅分别进行回指类型(长距离/短距离/歧义)×半球(左/右)×脑区(前/中/后)×电极的四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OVA)。

另外,也对三种刺激类型(长距离/短距离/歧义)的正确率(行为学)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统计结果都用Greenhouse-Geiss法校正。

图4.2 P300和P600 ERP总平均波形图

前、中、后三个脑区的9个电极上由长距离语境条件、短距离语境条件和无语境条件下的歧义“自己”诱发的ER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