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A原则与反身代词加工的关系

5.5 A原则与反身代词加工的关系

关于回指最著名的(生成)理论之一就是乔姆斯基(1981,1986)的管辖约束理论(Callahan,2008),其通过句法结构分布上的限制来规定不同名词性指称(回指)语的受约束情况。管辖约束理论(Norm Chomsky,1981,1986)的A原则规定,反身代词只能回指局部句法域中的短距离(局部)先行语。然而,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却违反A原则的规定,既可以回指短距离先行语也可以回指长距离先行语,其指称情况往往由语境直接决定。那么A原则与(汉语)反身代词的神经加工有着怎样的关系?A原则是不是约束回指加工的普遍语法(规则)?还是它仅对部分语言中的反身代词的回指有约束作用?本书的此章节将结合本行为学和ERP研究的结果以及其他关于回指的生理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来讨论这些问题。

首先,关于生理心理学研究证明,英语反身代词的加工遵循A原则的规定,受局部(短距离)约束。例如,Nicol(1993)对英语反身代词的加工进行了(行为学)启动实验研究,实验中让被试阅读反身代词回指句(如例句[5.3])和普通代词回指句(如例句[5.4]),在反身代词himself或普通代词的后面立即呈现与局部先行词(从句主语)语义相关的目标词,任务是词汇(颜色或字体)选择。结果发现局部先行词(从句主语)仅对反身代词有启动效应,而对相同位置上的普通代词没有启动效应,证明了英语反身代词受局部约束。

[5.3] The boxer said that the skier in the hospital had blamed himself for the injury.

[5.4] The boxer said that the skier in the hospital had blamed him for the injury.

关于汉语反身代词“自己”回指加工的生理心理学研究(包括本书的实证研究)证明,尽管“自己”能够违反A原则进行长距离回指,但是“自己”回指的加工不能(完全)脱离A原则的限制。例如,高立群等(2005)和刘兆静(2009)对无语境条件下的“自己”回指加工进行的行为学研究显示,当启动词“自己”与目标词的刺激间隔时间(ISI)为0毫秒时,给与短距离先行词语义相关的词汇命名比给与长距离先行词相关的词汇命名反应时更短,表明“自己”回指在其加工的早期阶段,在句法层面上,有受局部约束的倾向。当ISI=160毫秒时,给与长距离先行词语义相关的词汇命名反应时更短,表明在这一加工阶段,“自己”倾向于受长距离约束。当ISI=370毫秒时,给中性词命名的反应时明显短于给长距离和短距离先行词相关的词汇命名,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区别,表明在这一阶段,长距离和短距离先行词都是通过(词汇)语义的激活来启动相关目标词的,“自己”回指加工在此阶段已经进入语义整合的阶段,而句法分析已经结束。这组行为学实验表明,在无语境条件下,“自己”回指倾向于首先受句法因素影响,表现出与A原则相符的局部约束倾向。Li & Zhou(2010)对无语境条件下的“自己”回指加工进行的ERP研究显示,相对于短距离回指情况,“自己”在长距离回指情况下诱发了更大的P300和P600波幅,说明尽管“自己”能够违反A原则回指局部句法域外的长距离先行词,但是长距离回指会耗费更多的大脑加工资源。以上研究的结果显示了在无语境条件下,“自己”回指加工表现出与A原则相符的局部约束倾向。

本书的研究探测了语境影响(操纵)下的“自己”回指加工。本书的行为学研究表明,管约理论A原则的句法约束在语境操纵下“自己”回指加工的后期起主导作用。行为学实验3发现了目标词类型主效应(S目标词比L目标词反应时更短,即对S目标词的启动效应)表现出与A原则相符的局部约束倾向。这样的结果表明,管约理论A原则的句法约束在语境影响下“自己”回指加工多因素综合整合阶段(刺激370毫秒后)起主导作用。本书的ERP研究也表明A原则对“自己”回指加工有制约作用:第一,N170效应说明,对于汉语母语者来说,与A原则相符的局部“自己”回指相比长距离“自己”回指是一种专家化的(熟悉的)语言现象;第二,在N170和P600效应中,短距离语境和歧义回指条件诱发的波幅差异并不显著,说明在无语境条件下,“自己”回指倾向于直接被加工为与A原则相符的短距离回指;第三,P300和P600效应说明违反A原则的长距离回指会耗费更多的大脑加工资源,进行诊断(探测)——再分析(句法复审)加工。

根据以上关于英语和汉语反身代词回指加工的生理心理学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管辖约束理论A原则(Norm Chomsky,1981,1986)不仅规定了英语反身代词受局部约束的情况,也对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神经加工起潜在的制约作用;尽管在某些因素(如语境)的影响下,“自己”能够违反A原则进行长距离回指,但是解决句法违反的过程会耗费更多的大脑加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