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讨论
首先,与行为学实验1和行为学实验2的结果一样,实验3的反应时数据也显示L目标词在长距离语境下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在短距离语境下的反应时,而S目标词在短距离语境下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在长距离语境下的反应时,表现出目标词在语义相关语境下的启动效应,说明了语境信息对“自己”回指的三个加工阶段都有影响。与行为学实验2的结果一样,行为学实验3的反应时数据还显示,在长距离语境条件下,L目标词与N目标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S目标词的反应时,而在短距离语境条件下,S目标词与N目标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L目标词的反应时。在长距离和短距离语境下都表现出先行词对相应目标词的启动效应,说明语境信息的充分加工。
除了以上结果,行为学实验3也探测到不同于实验1和实验2的新结果:行为学实验3的反应时分析结果发现了目标词类型主效应,S目标词的反应时明显短于L目标词和N目标词的反应时,即在此加工阶段(刺激370毫秒后)表现出“自己”受局部约束的倾向。在本研究的背景下,我们将此“局部约束倾向”解释为是管约理论A原则的句法约束的结果。关于英语反身代词回指加工的ERP研究(Osterhout & Mobley,1995;Osterhout,Bersick & McLaughli,1997;Friederici,Steinhauer,Mecklinger & Meyer,1998)发现:反身代词和先行词之间某些语法范畴(如性和数)的失匹配会诱发P600效应,而非N400效应,研究者认为,P600效应代表着句法复审过程,表明回指语主要通过句法加工机制与其先行语建立共指关系(语义加工机制在此过程中仅起次要作用)。无语境条件下“自己”回指加工的行为学研究(Gao et al.,2005;Liu,2009)发现:无语境条件下“自己”回指加工的初期(启动词“自己”与目标词的刺激间隔时间为0毫秒),给与短距离先行词语义相关的词汇命名比给与长距离先行词语义相关的词汇命名反应时更短,表明“自己”回指在其加工的早期阶段,倾向于首先受句法因素影响,表现出与A原则相符的局部约束倾向。无语境条件下“自己”回指加工的ERP研究(Li & Zhou,2010)发现:相对于短距离回指情况,“自己”在长距离回指情况下诱发了更大的P300和P600波幅,说明违反A原则的长距离“自己”回指会耗费更多的大脑加工资源;其中P300效应被认为反映了对于基于A原则建立的(短距离回指)心理表征和基于动词语义建立的(长距离回指)心理表征的不符的探测;而P600效应则可能与将“自己”与长距离先行词进行连接的第二轮句法整合过程相关。以上研究表明,句法加工机制在英语反身代词回指加工中起重要作用,而无语境条件下的“自己”回指加工也表现出与管约理论A原则的句法约束相符的趋势。在ERP研究中,违反句法约束(A原则)所诱发的P600成分,其潜伏期在刺激后的400—1 000毫秒,为句法复审/第二轮句法整合发生的时间窗;这一时间窗与行为学实验3所探测的语境影响下“自己”回指的加工阶段(刺激370毫秒后)相重合。因此,在行为学研究2中做出假设,如果语境影响下的“自己”回指加工符合管约理论A原则的句法约束,那么违反句法约束的长距离“自己”回指所诱发的句法复审/第二轮句法整合过程应该反映为在实验3中可探测的显著效应。由此,本书认为,在行为学实验3中所探测的语境影响下“自己”回指在刺激370毫秒后的加工阶段发现的“自己”局部约束倾向(S目标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L目标词和N目标词的反应时),反映了由于长距离“自己”回指违反句法约束(管约理论A原则)而造成的句法复审/第二轮句法整合过程。这也验证了行为学研究2所做的假设。
但是,语境操纵下的“自己”回指在此阶段的加工结果不应该仅仅受句法因素的影响,因为在本研究中,三个行为学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为语境因素,而语境因素也被证明在“自己”回指加工的三个阶段中都起作用(反映为三个实验中目标词在语义相关的语境下的启动效应)。由此,本研究推论,在此加工阶段(刺激370毫秒后),语境影响下的“自己”回指加工进入多因素(至少包含语境因素和句法因素)综合整合阶段,而(管辖约束理论A原则的)句法约束在这一阶段起主导作用,表现为局部约束倾向。重要的是,(管辖约束理论A原则的)句法约束在这一阶段起主导作用表明,乔姆斯基管辖约束理论A原则(1981,1986)不仅规定了英语反身代词在回指中受局部约束的情况,也在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回指加工中起潜在的制约作用,尽管后者在相关因素(语境、动词语义等)的影响下可以违反A原则进行长距离回指。
行为学实验3所探测到的“自己”回指加工在刺激370毫秒后加工阶段的特征与刘兆静(2009)探测到的无语境条件下“自己”回指同一加工阶段的特征不同。刘兆静(2009)对无语境条件下的“自己”回指在刺激370毫秒后这一阶段的加工进行了(语义启动)行为学研究,实验唯一变量为先行词的句法位置。结果显示,在本加工阶段,与长距离先行词语义相关的目标词和与短距离先行词相关的目标词的反应时都短于中性目标词,而前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别。研究者认为在本加工阶段,长距离和短距离先行词都是通过自身的(词汇)语义激活来启动相应目标词的,由此推论,在无语境条件下,“自己”回指加工在此阶段进入语义整合阶段,而句法整合已经结束。行为学实验3的结果显示,语境操纵下的“自己”回指加工在此阶段进入多因素综合整合阶段,而句法因素在此阶段起主导作用。综上所述,在不同因素(变量)的影响下,“自己”回指在刺激370毫秒后的加工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