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实验刺激和任务

4.2.2 实验刺激和任务

首先收集了120个“名词短语1+动词1+名词短语2+动词2+自己”结构的“自己”回指句(名词短语为人的称谓,如“老师”“医生”“晓丽”),邀请了50位不参加ERP实验的被试来判断“自己”在句中的指称(回指长距离先行词——名词短语1;回指短距离先行词——名词短语2;或回指二者/歧义回指)。有42个句子中的“自己”被(92%以上的被试)判断为既可以回指长距离先行词也可以回指短距离先行词(回指歧义),它们被选取出来成为本ERP实验中的歧义“自己”回指句。在每个歧义“自己”回指句前分别设置长距离和短距离语境句,这样就得到了84条由语境句和“自己”回指句构成的实验刺激句(42条长距离回指句型和42条短距离回指句型),42个无语境的歧义“自己”回指句被作为实验控制刺激。语境句均为简短易懂的句子,长度在长距离和短距离刺激类型之间交叉平衡。请20位不参加ERP实验的被试来判断“自己”在实验刺激句中的所指,均能正确轻松地做出判断。(刺激类型和实验材料举例见表4.1)

表4.1 ERP实验刺激类型和实验材料举例

除了实验刺激语句,实验还填充了84条填充语句,每条语句由一个语境句和一个包含“自己”的简单句组成,如例句“记者没有采访老师,他自己(ziji)现在很后悔”。填充句长度与实验刺激句类似;与实验刺激句中“自己”的位置总是出现在句尾不同,填充句中“自己”一词的位置并不固定,以此来避免被试在阅读实验语句时形成阅读策略。

在每个实验刺激句或填充语句后,有一个词汇判断任务,要求被试判断目标词是否在实验刺激句中出现过。肯定和否定的答案在三种实验刺激类型(长距离回指、短距离回指、无语境歧义回指)之间交叉平衡,同时也在每种刺激类型内交叉平衡。实验前让被试阅读并充分理解实验指导语,要求被试默读并理解每组实验语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判断任务,并作出按键反应。句子(句法)被证明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动加工(Pulvermuller & Shtyrov,2006),在本实验中设计内隐(与实验考察对象无关)任务,目的是探测语境影响下“自己”回指的自动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