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回指关系/结构的神经加工:生理心理学证据

2.2 回指关系/结构的神经加工:生理心理学证据

语言理解或加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不同层面上的多种语言因素(语素、词汇、句法、语义和语境)都会影响这一过程。语言的复杂性在回指加工中尤其明显。一旦读者读到一个回指语,大脑便开始(在记忆系统中)搜索可能的先行语,直到回指语和其相匹配的先行语建立恰当的指称关系,这一加工过程才结束。不同的回指关系/结构涉及不同的神经加工过程,而且这些过程本身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根据生成回指关系/结构的语言机制以及所涉及的回指语的类型,Callahan(2008)区分了三种回指关系(结构),不同的回指关系(结构)有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语言学研究中讨论最多的回指关系通常以名词短语为先行语,以名词短语、代词或反身代词为回指语,但是其他的回指关系,如外显先行语和零形式回指语的同指关系、涉及外显指称语移位的回指关系(遗留零形式回指语)也是常见的语言现象。比较和对比不同回指关系/结构的神经加工过程,能够使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回指加工的共性和个别差异,有助于笔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回指加工过程。回指加工受多种因素影响,理清不同因素在回指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研究者把握回指加工的内在神经机制。因此,本章回顾了关于回指加工过程的生理心理学研究,总结和讨论了影响回指加工的因素/效应,最后回顾了关于汉语“自己”回指的为数不多的生理心理学研究(全部为无语境条件下“自己”回指加工的研究),根据这些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一些问题,将结合本研究的结果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