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姜的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生姜的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我国生姜产业的发展概况与市场前景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目前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种植生姜,而生姜进口国则多达150多个。其中,生姜的主要生产国为中国、尼日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孟加拉国、巴西等,其生姜栽培面积及总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其中,中国常年生姜产量约为570万吨,约占世界生姜总产量的38.3%。

近年来,我国生姜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以山东安丘、莱芜为代表的生姜优势产区发展迅速,生产和加工水平不断提高,生姜生产效益显著。以山东安丘市为例,1985年该市生姜年种植面积仅为1万多亩,2011年已发展至20万亩,涌现出一大批生姜生产专业户,并且已经由零星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方向发展。从全国来看,南方四川、福建、贵州、江西、安徽等省的生姜生产在近几年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生姜因其良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得到了广泛利用,生产价值较高。从最近几年生姜的市场行情看,一般价格维持在5~15元/kg,2004年价格一度高达15元/kg,以致市场上出现了“姜你军”的说法。随外贸发展,我国的生姜产品不仅以调味品形式在国内畅销,而且其加工产品也远销日本、美国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2.我国生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良种产业化水平较低,品种退化严重。一是我国生姜生产以各地方品种为主,姜农自行无性繁殖的种姜易感染和积累病毒,导致种性退化,表现为植株变矮、姜块变小、品质下降,尤其是抗逆性降低,姜瘟病日益流行,药物控制效果差。二是缺乏专用品种。目前国际市场对生姜产品质量和加工产品类型的要求日益多样化,但我国生姜专用品种少,现有品种已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

2)生姜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生姜种植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费工费时,投入劳动力成本高,种植效益下降。另外,生姜常年连作易发姜瘟病,严重者全田毁灭绝收,损失极大,造成一定的生产风险。

3)生姜加工发展水平滞后,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当前,我国生姜主要用于鲜食和鲜销,产品加工则以保鲜、风干、腌渍姜等初级产品为主,尚缺乏精深加工技术与工艺,导致加工副产品及原料浪费严重,产品增值不明显。

4)生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较低,年际间生产波动大,生姜种植效益不稳定。我国生姜生产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为主,农民种植生姜与否及种植面积大小均根据经验或上一年的价格而定,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机制,造成生姜产区种植面积年际间波动较大,另外受国际生姜市场的影响,生姜价格也较不稳定,影响了生姜产业的健康发展。

5)生姜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不高,产品质量难以保障。我国的生姜生产多根据姜农的种植经验进行,缺乏统一的种苗、农资、施肥、打药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因此生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药肥残留比较普遍,在我国加入WTO、国际上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生姜生产极易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