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生育周期

生姜的生育周期

生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但在我国作为一年生作物栽培。生姜为无性繁殖的蔬菜作物,播种用的“种子”就是根茎。其根茎和马铃薯的块茎有所不同,无自然休眠期,收获之后,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便可发芽。生姜极少开花,它的整个生长过程基本上是营养生长的过程。根据其生长发育特性可以分为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根茎休眠期四个时期(图2-2)。对于出现开花的种质,花穗上始现第一朵花蕾时为现蕾期。

1.发芽期

从种姜幼芽萌动开始,到第一片姜叶展开,包括催芽和出苗的整个过程称为发芽期,需经过40~50天。依照幼芽的形态变化,生姜发芽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1)幼芽萌动阶段 即根茎上的侧芽,由休眠状态开始变为生长状态,此期幼芽的颜色鲜黄而明亮。

(2)幼芽破皮阶段 侧芽萌发后4~6天,随其生长,姜皮破裂,幼芽明显膨大,颜色更加鲜亮。

978-7-111-48286-4-Chapter02-2.jpg

图2-2 生姜的生长发育周期

(3)鳞片发生阶段 破皮之后会出现第一层鲜嫩的鳞片,包围着幼芽,此后继续发生第二、第三、第四层鳞片。一般在第2~4层鳞片出现时,幼芽基部便可见根的突起,这时正是播种的适宜时期。

(4成苗阶段 随着幼芽伸长,幼芽基部也由根的突起长出不定根。当苗高为8~12cm时,第一片姜叶便开始展开,随后姜苗开始制造养分。

生姜在发芽期,依靠种姜储藏的养分来发芽,生长速度缓慢,生长量也很小,却为后期植株生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要特别注意精选种姜培育壮芽,加强发芽期管理,保证苗全苗旺。

2.幼苗期

从展叶开始,到具有两个较大的侧枝,即“三股杈”时期,为幼苗期,需65~75天,此期生姜以主茎生长、发根为主,生长速度较慢,生长量较少,但也是促后期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栽培管理上要着重提高地温,促进生根,及时遮阴,清除杂草,培育壮苗,为后期植株生长发育提供营养保障。

3.旺盛生长期

从“三股杈”时期往后,一直到收获,生姜地上茎叶和地下根茎进入旺盛生长期,也是生姜产量和品质形成的主要时期,需70~75天。旺盛生长前期以茎叶生长为主,后期以根茎生长和充实为主。此期生姜一方面大量发生分枝,叶数也相应增多,该期所增加的叶数为幼苗期的6~7倍。随着叶数的增加,叶面积也快速增大。同时,地下根茎也开始膨大。旺盛生长后期植株的生长中心已转移到根茎,以根茎生长为主,叶片制造的养分主要输送到根茎,生姜70%~80%的产量是在后期约50天内形成的。因此,栽培上在生姜生长后期加强田间管理十分重要。在旺盛生长前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发棵,使之形成强大的光合系统,并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在旺盛生长后期,则应促进养分运输和积累,并注意防止茎叶早衰,结合浇水和追肥进行培土,为根茎快速膨大创造有利条件。

4.根茎休眠期

生姜具有不耐寒、不耐霜的生物学特性,北方地区冬季寒冷,通常不能在露地越冬。所以一般在早霜来临时,茎叶便会遇霜而枯死,如果遇到强寒流,根茎也会遭受冻害。因此,一般都在霜期到来之前进行收获储藏,迫使根茎进入休眠,从而安全越冬,这种休眠称为强迫休眠。在储藏过程中,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既要防止温度过高,使根茎发芽,消耗养分,也要防止温度过低,避免根茎遭受冷害或冻害。此外,还应防止空气干燥和虫害,以保持根茎新鲜完好,顺利度过休眠时期,待第二年气温回升时,再播种、发芽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