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姜的主要栽培品种

我国生姜的主要栽培品种

由于生姜以根茎进行无性繁殖,因此我国各地均以种植当地地方农家品种为主。这些地方品种都是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下,经人们长期的选择、驯化和培育而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良好的丰产性、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食用价值。生姜的地方品种多以地名、根茎或芽的颜色及姜的其他形态特征命名。现将部分生姜优良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介绍如下。

1.莱芜大姜

植株高大,生长势强,一般株高75~90cm,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分枝数较少,每株为10~12个分枝,多者达20个以上,属疏苗型。根茎姜球数较少,但姜球肥大,节小而稀,外形美观(彩图3)。刚收获的鲜姜黄皮黄肉,经储藏后呈灰土黄色,辛香味浓,商品质量好,产量比片姜稍高一些,出口销路好,颇受群众欢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莱芜片姜

生长势较强,一般株高70~80cm,叶披针形,叶色翠绿,分枝性强,每株具10~15个分枝,多者可达20个以上,属密苗型。根茎黄皮黄肉、姜球数较多,且排列紧密,节间较短。姜球上部鳞片呈浅红色,根茎肉质细嫩,辛香味浓,品质优良,耐储耐运。一般单株根茎重300~400g,大者可达1000g左右。一般亩产1500~2000kg,高者可达3000~3500kg。

该品种一般于当地5月上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生长期为140~150天,亩产可达2000kg。

3.红爪姜

红爪姜为浙江嘉兴市新丰及余杭县临平和小林一带农家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80cm,叶披针形,深绿色,植株分枝力强,属密苗型。根茎肥大,皮浅黄色,芽带浅红色,故名红爪姜。肉蜡黄色,纤维少,味辣,品质佳。嫩姜可腌渍或糖渍,老姜可作调味香料(彩图4)。单株根茎重400~500g,重者可达1000g以上,一般亩产1200~1500kg,高产者达2000kg左右。

该品种喜温暖不耐寒冷,抗病性稍弱。通常于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每亩种植4000~5000株,可于8月上旬收获嫩姜,11月上中旬收获老姜。

4.黄爪姜

黄爪姜为浙江省临平一带农家品种。植株比红爪姜的稍矮,姜块节间短而密,皮浅黄色,芽不带红色,故名黄爪姜(彩图5)。姜块肉质微密,辛辣味浓,植株抗病性较强,但产量较低,单株根茎重250g左右,一般亩产1000~1200kg。

当地于4月下旬播种,6月下旬收挖种姜,8月上旬收获嫩姜,11月上旬收获老姜。

5.安徽铜陵白姜

安徽铜陵白姜为安徽铜陵地方品种,栽培历史为600多年,早在明、清初就远销东南亚诸国。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90cm,高者达1m以上,叶窄披针形,深绿色。姜块肥大,鲜姜呈乳白色至浅黄色,嫩芽粉红色,外形美观,纤维少,肉质细嫩,辛香味浓,辣味适中,品质优,除蔬食外,还适于腌渍和糖渍(彩图6)。

当地通常于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高畦栽培,搭高棚遮阴,10月下旬收获。单株根茎重300~500g,亩产鲜重1500~2000kg。

6.广州肉姜

广州肉姜为广东省广州市郊农家品种,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广州肉姜在广东省普遍栽培,多行间作套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大量出口供应国际市场,加工的糖姜是广东的出口特产之一。当地栽培主要有以下两个品种。

(1)疏轮大肉姜 又称单排大肉姜,植株较高大,一般株高70~80cm,叶披针形,深绿色,分枝较少,茎粗1.2~1.5cm。根茎肥大,皮浅黄色而较细,肉黄白色,嫩芽为粉红色,姜球呈单层排列,纤维较少,质地细嫩,品质优良,产量较高,但抗病性稍差(彩图7)。一般单株根茎重1000~2000g,亩产约1000~1500kg。

(2)密轮细肉姜 又称双排肉姜,株高60~80cm,叶披针形,青绿色,分枝力强,分枝较多,姜球较少,呈双层排列。根茎皮、肉皆为浅黄色,肉质致密,纤维较多,辛辣味稍浓,抗旱和抗病力较强,忌土壤过湿,一般单株根茎重700~1500g,亩产为800~1000kg(彩图8)。

7.湖北来凤凤头姜

湖北来凤凤头姜因其形似凤头而得名,主产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该品种植株较矮,叶披针形,绿色。根茎黄白色,嫩芽处鳞片为紫红色,姜球表面光滑,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鲜子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美味可口,远销东南亚市场(彩图9)。生姜在来凤具有500多年的种植加工历史,是本县闻名于全国的传统土特产,全县年产生姜超过4.5万吨,产量居全省之首。

该品种通常于当地4月下旬~5月上旬种植,10月下旬~11月初收获,一般亩产1500~2000kg。

8.兴国九山生姜

兴国九山生姜是江西名特蔬菜之一,为兴国县留龙九山村古老农家品种。该品种株高一般为70~90cm,分枝较多,茎秆基部带紫色有特殊香味,叶披针形、绿色。根茎肥大,姜球呈双行排列,皮浅黄色,肉黄白色,嫩芽浅紫红色,粗壮无筋,纤维少,肉质肥嫩,辛辣味中等,品质佳,耐储耐运,故有“甜香辛辣九山姜,赛过远近十八乡,嫩如冬笋甜似藕,一家炒菜满村香”之美传(彩图10)。

当地通常于4月上中旬播种,6月初收取种姜,10~12月采收鲜姜。

9.鲁山张良姜

鲁山张良姜出产于河南省鲁山县张良镇,有2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植株生长势强,株高90~100cm。分枝性较强,叶深绿色,根茎肥大。鲜姜外皮光滑,呈黄白色至浅黄色,嫩芽粉红色,比较粗壮。姜块呈手掌状,块大皮薄,含水量低,纤维含量少,辛辣味重,品质良好(彩图11)。

一般单株根茎重450~650g,亩产约1700kg,该品种储运性好,抗病性中等。

10.山农大姜1号

该品种由山东农业大学选育而成,是以莱芜大姜为材料,利用常规诱变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的性状优良而稳定的生姜新品种。

该品种叶片平展、开张,叶色深绿。上部叶片集中,有效光合面积大。抗寒性强,进入10月后,莱芜姜上部叶片明显变黄,而该品种仍维持绿色。姜苗少且壮,相同栽培条件下,地上茎分枝只有10~15个(彩图12)。单产高,增产幅度大,亩产高达6000~75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