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林地养鸡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难以购买到纯种土鸡,雏鸡质量参差不齐
果园林地养鸡以土鸡为主。我国地方品种鸡资源丰富,全国每个省基本都有自己的当地品种,丰富的地方资源品种为研究我国地方品种鸡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基础。但是纯正的土鸡品种越来越少,很多地方纯种土鸡没有经过系统选育,已经严重退化,或者杂交退化严重,因此购进的鸡苗品种差、品种杂,多是严重退化的品种。另外,土种蛋鸡的生产性能普遍偏低,一只鸡的年产蛋量在150枚左右,蛋重45~53g,产蛋期饲料转化率为(3.2~4.2)∶1,部分土种蛋鸡生产性能较好,比如浙江的仙居鸡、江西的白耳黄鸡、山东的汶上芦花鸡和海南的文昌鸡等,年产蛋量达180多枚。受传统观念影响,养殖户仍然认为到农户家收集的土鸡品种较纯,所以选购鸡苗时就地取材,到农户家收购鸡蛋,集中孵化。
2.难以做到优质优价
(1)缺乏质量技术标准 目前针对土鸡蛋市场,国家和相关部门没有制定专门的质量技术标准。人们普遍将绿壳鸡蛋、粉壳鸡蛋或鸡蛋个头小(40~50g)的统称为土鸡蛋或仿土鸡蛋。消费者无法判断哪种鸡蛋为土鸡蛋,仅通过肉眼观察专业人士也很难判断。因为很多高产品种,特别是产粉壳蛋的品种在产蛋初期,产下的鸡蛋与土鸡蛋特别相似,无论是从颜色还是形状、大小来看都无法区别。为此,很多养殖户就把初产粉壳蛋冒充土鸡蛋来销售。
(2)概念蛋名目繁多 土种蛋鸡指的地方品种,但是目前地方品种鸡的叫法名目繁多,各个地方土鸡蛋的包装(图1-1)也是五花八门,大都冠以“农家、散养、无公害、绿色、土鸡蛋、柴鸡蛋、笨鸡蛋”等字样,而真正的散养鸡蛋实际并没有这么多,土种蛋鸡也根本达不到社会需求量。多数是产粉壳蛋高产蛋鸡的开产蛋,部分是地方品种标准化养殖蛋。
图1-1 土鸡蛋包装
3.饲养管理落后
(1)标准化程度低 果园林地养鸡产业进入门槛低,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相对于高产蛋鸡(引进品种),土种蛋鸡产业仍然处于劣势。2012年我国鸡蛋产量为2320万t,其中高产蛋鸡所产的鸡蛋量占总量的90%以上,只有不足10%的产量来自土种蛋鸡。由此看来,相对于目前国家推广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土种蛋鸡饲养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大都处于庭院式饲养或分散养殖状态。购进鸡苗后,直接将其放到山坡上散养,没有育雏室等设施,饮水和喂食都很随意,缺乏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林间山地散养鸡的天敌较多,如果没有做好防范,遇到天敌往往损失严重。
(2)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养殖场的经营人员多数由外行转入,人员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果园林地养鸡场甚至没有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养殖员缺乏专业技术,管理水平低。
(3)具体饲养管理不到位 不能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有的养殖场随意购置鸡苗,甚至不从正规的种禽场采购,导致购入劣质鸡,饲养起来特别困难;有的养殖场只注重防疫和投药,不重视消毒,不能做到无害化处理;有的养殖场不能做到封闭式管理,人员随意进出,有的还让收购鸡的人员随意进入鸡场购买鸡,这些都会带来严重的防疫风险。
(4)环境影响难以消除 目前,受当地条件限制,很多果园林地养殖区也未能达到养殖的防疫要求,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另外,由于农药的普遍使用,有的地方定期喷施除草剂,喷洒农药,导致鸡群农药中毒。
4.疫病仍然多发
很多养殖户随意养殖,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防疫措施,一旦疫病流行,往往来不及控制,损失惨重。同时受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的影响较大,如果遇到夏季高温、冬季严寒,鸡的成活率往往不高。由于土鸡没有经过系统的选育,其垂直传染疾病感染比较严重。特别是鸡白血病、鸡白痢等蛋传性疾病。针对白血病,山东农业大学崔治中教授对全国部分种鸡场进行了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6个省的28个地方鸡种中,有22个地方鸡种的鸡白血病A、B抗体呈阳性,23个地方鸡种的鸡白血病J抗体呈阳性,这说明鸡白血病感染在我国地方鸡中已经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