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喉气管炎

七、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 tracheitis,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头、气管黏膜肿胀、出血,甚至黏膜糜烂和坏死,蛋鸡产蛋率下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有囊膜,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有强毒株和弱毒株之分。在疾病早期,在感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包含体。

ILTV抵抗力中等,对氯仿、乙醚、直射阳光、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耐低温和干燥。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鸡,各种年龄及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以4~10月龄的成年鸡症状最为明显。褐羽褐壳蛋鸡品种发病较为严重,来航白、京白等白壳蛋鸡有一定的抵抗力。病鸡及康复后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喉头、气管和上呼吸道分泌物中。约有2%耐过鸡带毒并排毒,带毒时间长达2年。本病经呼吸道及眼结膜传播,也可经消化道传播。种蛋蛋内及蛋壳上的病毒不能经鸡胚传播。被病鸡呼吸器官及鼻腔分泌物污染的垫草、饲料、饮水及用具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人和野生动物的活动也可机械传播病毒。易感鸡与接种活疫苗的鸡长时间接触,也可感染本病。

本病在易感鸡群内传播速度很快,2~3d内可波及全群,感染率可达90%以上,病死率为5%~70%。高产的成年鸡病死率较高。急性感染的鸡比康复带毒鸡传播更为迅速。

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

临床症状 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12d,人工在气管内接种,潜伏期为2~4d。

(1)急性型(喉气管炎型) 在流行初期,常有个别最急性型病鸡突然死亡。继之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随后表现出特征性症状,鼻孔有黏液,呼吸时发出湿性啰音,继而出现咳嗽、喘气和甩头症状。严重病例出现高度呼吸困难,每次呼吸时突然向上向前伸头张口并伴有喘鸣音,咳嗽多呈痉挛性,并咳出带血的黏液或血凝块(图8-19),血痰常附着于墙壁、水槽、食槽或鸡笼上。检查喉部,可见喉头部黏膜有泡沫状液体或浅黄色凝固物附着,不易擦去,喉头出血。病鸡迅速消瘦,鸡冠发绀,多为窒息死亡,病程一般为10~14d,产蛋鸡产蛋量下降约10%~20%。

(2)温和型(眼结膜型) 有些弱毒株感染时,流行比较缓和,发病率低,症状不明显,因而该型也呈地方流行型。其症状为雏鸡生长迟缓,产蛋鸡产蛋减少,畸形蛋增多,常伴有结膜炎、窦炎、黏液性气管炎。严重病例见眶下窦肿胀,持续性鼻液增多和出血性结膜炎。一般发病率为2%~5%,病鸡多死于窒息,呈间歇性发生死亡。病程短的1周,最长可达4周,多数病例可在10~14d恢复。

978-7-111-58546-6-Chapter08-19.jpg

8-19 喉头肿胀气管内有血痰

病理变化 急性型典型病变为喉头和气管的前半部黏膜肿胀、充血、出血,甚至坏死,喉和气管内可见带血的黏液性分泌物或条状血凝块,中后期死亡鸡只喉头气管黏膜附有黄白色纤维素性伪膜,并在该处形成栓塞,患鸡多因窒息而死亡。严重时,炎症可扩散到支气管、肺和气囊或眶下窦,甚至上行至鼻腔(图8-20)和眶下窦。内脏器官无特征性病变。

978-7-111-58546-6-Chapter08-20.jpg

8-20 鼻旁窦肿胀鼻腔内有黏液

温和型有的病例单独侵害眼结膜,有的则与喉、气管病变合并发生。主要病变是浆液性结膜炎,结膜充血、水肿,有时有点状出血。有些病鸡的眼睑特别是下眼睑发生严重水肿。有的病鸡则发生纤维素性结膜炎,角膜溃疡。

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和病变可做出诊断。在病鸡表现不典型时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病料样品采集:活鸡最好采集血液、气管拭子(将采集好的气管拭子放在含抗生素的运输液中保存);死鸡采集整个头颈部或气管、喉头送检。

实验室常采取的方法有鸡胚接种、包含体检查和中和试验,此外也常采用荧光抗体技术、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进行诊断。

类症鉴别

1)急性感染的传染性喉气管炎,与传染性支气管炎、黏膜型鸡痘及新城疫所表现的呼吸道症状相似,要注意区别。

a.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道症状没有传染性喉气管炎严重,且传染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雏鸡,病变局限于气管中下部,管腔中有多量的黏液和血液,而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局限于喉头及气管上部。

b.黏膜型鸡痘在喉头气管处的黏膜可见隆起的单个或融合在一起的灰白色痘斑,一般不见气管的急性出血性炎症。

c.非典型新城疫除呼吸道症状外,还可波及其他器官和组织,如盲肠扁桃体及泄殖腔黏膜等处,但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变主要局限于呼吸道。

2)温和型传染性喉气管炎可见结膜炎,鼻、眼有分泌物,有时眶下窦肿胀,易与鸡支原体感染、传染性鼻炎相混淆,要注意区别。

a.支原体感染,发病缓慢,病程长,气囊变化明显,常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剖检可见气管黏膜有株状黄白色干酪样黏膜增厚。

b.传染性鼻炎发病急、传播快,常见结膜炎,尤其面部及肉髯水肿,产蛋量下降,死亡率低。

防治措施

(1)综合预防 严格坚持隔离消毒制度,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抵抗力是防止本病发生和流行的有效方法。病愈鸡不可和易感鸡混群饲养,耐过的康复鸡会在一定时间内带毒、排毒,所以要严格控制易感鸡与康复鸡接触,最好将病愈鸡淘汰。

(2)预防接种 一般情况下,在从未发生过本病的鸡场内不主张接种疫苗。在该病的疫区和受威胁地区,应考虑进行免疫接种。注意避免将接种疫苗的鸡与易感鸡混群饲养。

目前使用的疫苗有弱毒苗、强毒苗和灭活苗等。弱毒苗毒力较强,免疫后可出现轻重不同的反应,应用时要严格按说明书选择接种途径和接种量;强毒苗,可用牙刷蘸取少量疫苗涂擦在泄殖腔黏膜处,注意绝不能将疫苗接种到眼、鼻、口等部位,否则会引起该病的暴发。涂擦后3~4d,泄殖腔出现潮红、水肿或出血性炎症反应,表示接种有效,1周后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能抵抗病毒的攻击。注意强毒苗一般只用于发病鸡场;灭活苗的免疫效果一般均不理想。

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给鸡群进行免疫接种,首免在30~60日龄,二免在首免后6周进行,种鸡或蛋鸡可在开产前20~30d再接种1次。免疫接种方法可采用滴鼻、点眼免疫。

(3)发病后的措施 发病后对患病鸡进行隔离,防止未感染鸡接触感染。鸡舍内外环境用过氧乙酸或菌毒净消毒,每天1~2次,连用10d。对尚未发病的鸡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滴眼接种。病鸡群不能用疫苗滴眼、滴鼻;否则反应强烈,死亡率很高。对于发病鸡群,可采用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

1)投服清热解毒、镇咳、祛痰、消炎的中药。板蓝根1000g、金银花1000g、射干600g、连翘600g、山豆根800g、地丁800g、杏仁800g、蒲公英800g、白芷800g、菊花600g、桔梗600g、贝母600g、麻黄350g、甘草600g,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细粉,每只鸡每天2g,均匀拌入饲料,分早、晚喂服,连用3d。

2)同时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感染,并给鸡群投喂黄芪多糖、电解多维等。

3)喉头处有伪膜的病鸡,可用小镊子将伪膜剥离取出,然后向病灶上吹上少许喉正散,或喂服六神丸,每天每只鸡用2~3粒,每天1次,连用3d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