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肉兼用型品种
蛋肉兼用型品种主要是以蛋用为主的地方品种,主要有汶上芦花鸡、济宁百日鸡、仙居鸡、白耳黄鸡。
(一)汶上芦花鸡
蛋肉兼用型品种以芦花鸡为特色。汶上芦花鸡(图2-3)原产地和中心产区为山东省汶上县,主要分布于汶上县及相邻的梁山、任城、嘉祥、兖州等县市(区),横斑芦花羽。其抗逆性强,繁殖性能高(高产个体72周龄产蛋量超200枚),居我国地方品种前列。
图2-3 汶上芦花鸡
1.体型外貌
该品种的芦花鸡羽色为显性、伴性性状,是良好的育种素材。雏鸡绒羽以黑色为主,头顶白斑,公雏的白斑略大,面部、颈部、腹部绒羽呈白色或浅黄色,喙、胫、趾为浅青色。成年鸡单冠为主,偶见复冠。公鸡冠齿多数为8~10个,母鸡多数为5~7个。冠、肉垂及耳叶呈红色。虹彩橘红色。前躯稍窄,后躯丰满,尾羽高翘。体躯羽毛为黑白相间的横斑芦花羽,公鸡少数个体颈羽和鞍羽稍带红色镶边,母鸡主翼羽呈黑色或灰黑色,羽色稍深,羽毛紧密。喙为浅黄色,胫、趾以白色为主,少数为黄色。皮肤为白色。
2.生产性能
根据汶上芦花鸡农业行业标准(NY/T 2832—2015)显示,汶上芦花鸡5%开产日龄为145~149d,6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数为167~209枚,43周龄蛋重43.7~48.4g,受精率为89%~94%,受精蛋孵化率为88%~92%。43周龄公鸡体重为1740~2070g,母鸡体重为1450~1720g;屠宰率,公鸡为88.9%~92.6%,母鸡为89.8%~94.8%;公鸡半净膛率为83.9%~87.6%,母鸡为76.8%~82.1%;公鸡全净膛率为69.2%~73.0%,母鸡为62.4%~66.9%。
(二)济宁百日鸡
1.体型外貌
济宁百日鸡(图2-4)体型小而紧凑,体躯略长,头尾上翘,背部呈U形。多为平头,凤头较少。喙以黑灰色居多,其尖端为浅白色,少数呈白色、黑色或栗色。单冠直立,冠、肉髯呈红色。虹彩呈橘黄色或浅黄色。皮肤多呈白色。胫呈铁青色或灰色,少数个体有胫、趾羽。
图2-4 济宁百日鸡
公鸡体型略大,以红羽个体居多,黄羽次之,杂色甚少。红羽公鸡的尾羽呈黑色,有绿色光泽。母鸡羽毛紧贴,有麻、黄、花等羽色,以麻羽居多。麻羽母鸡的头、颈部羽毛呈麻花色,其羽面边缘呈金黄色,中间有灰色或黑色条斑,肩部羽毛和翼羽多为深浅不一的麻色,主、副翼羽末端及尾羽多呈浅黑色或黑色。雏鸡绒毛呈黄色,部分背部有黑色绒毛带。
2.生产性能
据2007年济宁市畜牧局调查统计,济宁百日鸡开产日龄为100~120d,平均开产体重为1125g,年产蛋数180~190枚。平均蛋重42g,公母配比一般为1∶(10~15),平均种蛋受精率为93%,平均受精蛋孵化率为96%,就巢率为5%~8%,适合散养(图2-5)。
图2-5 散养济宁百日鸡
(三)仙居鸡
仙居鸡(图2-6)又称梅林鸡,属于小型蛋肉兼用型品种,主产于浙江省仙居县及邻近的临海、天台、黄岩等地,分布于浙江省东南部,2000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
1.体型外貌
仙居鸡有黄、黑、白三种羽色,以黄色多见。公鸡羽呈黄红色,梳羽、蓑羽色较浅有光泽,主翼羽红色夹黑色,镰羽和尾羽均呈黑色。母鸡羽色较杂,以黄色为主,颈羽颜色较深,主翼羽呈半黄半黑色,尾羽呈黑色。雏鸡绒羽呈黄色,但深浅不同,间有浅褐色。全身羽毛紧贴,结构紧凑,体态匀称,头昂胸挺,尾羽高翘,背平直,骨骼细致,反应敏捷,易受惊吓,善飞跃。头大小适中,颜面清秀。喙呈黄色或青色。肉髯薄,中等大小,鲜红色。耳叶呈椭圆形。眼睑薄。虹彩呈橘黄色,也有金黄色、褐色和灰黑色。单冠,冠齿5~7个。公鸡冠直立,高3~4cm。母鸡冠矮,高约2cm。皮肤呈白色或浅黄色。胫、趾呈黄色或青色,以黄色居多。
图2-6 仙居鸡
2.生产性能
仙居鸡平均体重:初生为33g;30日龄公鸡为142g,母鸡为113g;60日龄公鸡为403g,母鸡为279g;90日龄公鸡为668g,母鸡为495g;120日龄公鸡为985g,母鸡为684g;180日龄公鸡为1257g,母鸡为935g;成年公鸡为1440g,母鸡为1250g。180日龄公鸡平均半净膛屠宰率为82.70%,母鸡为82.96%;180日龄公鸡平均全净膛屠宰率为71.00%,母鸡为72.22%。
母鸡平均开产日龄为184d。平均年产蛋213枚,高者达269枚,平均蛋重46g。平均蛋壳厚度0.30mm,平均蛋形指数为1.36。公母鸡配种比例1∶(16~20)。平均种蛋受精率为94.3%,平均受精蛋孵化率为83.5%。母鸡利用年限为1~2年。
(四)白耳黄鸡
白耳黄鸡又称三黄白耳鸡、白耳鸡(图2-7),以其全身披黄色羽毛、耳叶白色而得名。它是我国稀有的白耳鸡种,原产地在江西省上饶市的广丰、上饶、玉山三县,现分布在江西众多县市和浙江省江山等地。2000年被列获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5年作为亚洲第二例活体动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图2-7 白耳黄鸡
1.体型外貌
白耳黄鸡外貌表现为“三黄一白”,即黄羽、黄喙、黄脚、白耳。耳叶大,呈银白色,似白桃花瓣。全身羽毛呈黄色。初生雏鸡的绒羽以黄色为主。体型矮小,体重较轻,羽毛紧密,后躯宽大。公鸡体躯呈船形。喙略弯,呈黄色或灰黄色,有时上喙端部呈褐色,虹彩呈金黄色。母鸡体躯呈三角形,头部羽毛短,呈橘红色,结构紧凑。喙呈黄色,有时喙端呈褐色,虹彩呈橘红色。公鸡单冠直立,冠齿有4~6个。肉髯软,薄而长。冠、肉髯呈鲜红色。母鸡单冠直立,冠齿有6~7个,少数母鸡性成熟后冠呈倒伏。冠、肉髯呈红色。皮肤、胫呈黄色,无胫羽。
2.生产性能
白耳黄鸡的平均体重:初生为37g;30日龄为144g;60日龄公鸡为435g,母鸡为411g;90日龄公鸡为735g,母鸡为599g;成年公鸡为1450g,母鸡为1300g。成年公鸡平均半净膛屠宰率为83.33%,母鸡为85.25%;成年公鸡平均全净膛屠宰率为76.67%,母鸡为69.76%。
母鸡平均开产日龄为151d。平均年产蛋180枚,平均蛋重53g。平均蛋壳厚度为0.36mm,平均蛋形指数为1.37。蛋壳呈浅褐色。公鸡性成熟期为110~130d。公母鸡配种比例为1∶(12~15)。平均种蛋受精率为92.12%,平均受精蛋孵化率为94.29%。母鸡利用年限为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