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支气管炎

四、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其特征是病鸡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和气管啰音等呼吸道症状。产蛋鸡表现为产蛋量减少和蛋的品质下降;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表现为排白色稀糊状粪便,肾脏肿大、苍白,有大量尿酸盐沉积。本病还常常与细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IBV不耐高温耐低温,IBV对乙醚敏感。一般消毒剂,如1%的来苏水、1%的石炭酸、0.1%的高锰酸钾、1%的福尔马林等均能在3~5分钟内将其杀死。IBV对酸碱有较强的耐受性。

流行特点 本病仅发生于鸡,其他家禽均不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和产蛋鸡最为易感。40日龄以内的鸡发病病死率为25%~90%,但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率一般不高。如在20日龄以内发生感染,输卵管则发育不全,甚至造成生殖器官持久性损伤,从而失去产蛋能力。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及饲养用具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传播迅速,常在1~2d内波及全群。

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鸡群拥挤、过热、过冷、通风不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特别是强烈的应激作用,如疫苗接种、转群等都可诱发该病发生。

临床症状 由于IBV血清型多,本病病型复杂,通常可分为呼吸型、腺胃型、肾型、生殖道型和肠型等多种,其中还有一些变异的中间型。

(1)呼吸型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6h或更长一些。常看不到病鸡有前驱症状,突然出现呼吸症状,并迅速波及全群。4周龄以下鸡常表现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打喷嚏、甩头、气管啰音,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昏睡,扎堆,两周龄以内的病雏还常见鼻旁窦肿胀,流黏性鼻液、流泪等症状。康复鸡发育不良。

5~6周龄以上的鸡的突出症状是气管啰音、气喘和微咳,尤以夜间最明显。同时伴有减食、沉郁和下痢,但常无鼻涕。产蛋鸡感染后呼吸道症状温和,但产蛋量下降25%~50%,并持续4~8周,同时产软壳蛋、畸形蛋、沙壳蛋,蛋白稀薄如水,蛋黄和蛋白分离,蛋白黏着于壳膜表面。产蛋鸡幼龄时感染IBV可形成永久性损伤,鸡只外观正常但终生不产蛋。

(2)肾型 多见于20~40日龄以内发病,10日龄以下、70日龄以上发病的比较少见。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出现,或呼吸道症状消失后,病鸡持续排白色水样稀粪,粪便中几乎全是尿酸盐,病鸡沉郁、厌食、挤堆、迅速消瘦,饮水量明显增加。雏鸡病死率为10%~45%,6周龄以上鸡病死率为0.5%~1%。

(3)腺胃型 主要发生于20~80日龄的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生长缓慢,拉黄绿色稀粪,有呼吸道症状,消瘦,最后衰竭死亡,死亡率在30%左右。鸡群出现死亡时,呼吸道症状相对减轻。病程为10~25d。

(4)生殖道型和肠型 外观症状与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类似,大部分为混合型。生殖道型发生于产蛋鸡群,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出现软壳蛋、畸形蛋(图8-12),同时蛋品质下降。肠型主要表现剧烈腹泻,还可出现呼吸道症状。

978-7-111-58546-6-Chapter08-12.jpg

8-12 软壳蛋畸形蛋蛋清稀薄如水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发生在呼吸道以及消化、泌尿与生殖系统。

978-7-111-58546-6-Chapter08-13.jpg

8-13 支气管栓塞

(1)呼吸型 剖检可见气管、支气管、鼻腔和窦内有浆液性、黏液性或干酪状渗出物,气管下部黏膜充血、肿胀,有出血点,管腔内有透明黏稠液体(图8-13);肺瘀血,气囊浑浊;雏鸡的支气管下段可能有干酪性栓子,在大的支气管周围可见到小灶性肺炎。幼雏感染,有的见输卵管发育受阻,变细、变短或成囊状。产蛋母鸡腹腔可见液状的卵黄物质,卵泡充血、出血、变形,甚至破裂。

(2)肾型 主要表现为肾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因尿酸盐沉积而扩张,外形呈白线网状,俗称“花斑肾”(图8-14)。严重病例在心包和腹腔脏器表面均可见白色尿酸盐沉着。

978-7-111-58546-6-Chapter08-14.jpg

8-14 花斑肾

(3)腺胃型 主要表现为腺胃明显肿大,为正常的2~3倍,腺胃乳头平整融合,轮廓不清,可挤出脓性分泌物,腺胃壁增厚,黏膜有出血和溃疡。十二指肠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及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还可见肾脏肿大,法氏囊、胸腺萎缩等。

(4)生殖道型 初期气管有黏液。卵泡充血、出血、变形,输卵管萎缩、变形(图8-15)。

(5)肠型 主要表现为肠道出血明显。也可出现呼吸道病变和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输卵管发育不全等。

978-7-111-58546-6-Chapter08-15.jpg

8-15 输卵管变形

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验,包括病毒的分离鉴定、病毒中和试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病料采集:在感染鸡出现临床症状时采用气管拭子法采集病料,或病鸡死后采取组织病料如肺、气管、支气管、肾脏、输卵管、卵巢、盲肠等。将采集的病料放入含有抗生素(每毫升上清液中加入青霉素1万IU、链霉素10000μg)的运输液中,置冰盒内运送至实验室。可用鸡胚细胞培养物、鸡肾细胞培养物、气管环培养物进行病毒的分离。鸡胚培养选用SPF鸡胚来分离IBV。

类症鉴别 本病应注意与以下疾病相区别。

(1)鸡新城疫 新城疫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非典型新城疫也有呼吸道、消化道症状,与传染性支气管炎较难区分。新城疫主要表现为排黄绿色稀粪,有运动失调、头颈歪斜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嗉囊内有黏液性液体,腺胃乳头或黏膜出血,但不像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那样肿大,腺胃乳头不凹陷。肠道有出血点或纤维素性坏死点。

(2)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本病多发于成年鸡,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各种年龄的鸡中都能发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呼吸道症状和病变则比IB严重;且喉头和气管黏膜出血严重。

(3)传染性鼻炎 主要症状为鼻腔和鼻旁窦的炎症,表现流鼻涕、打喷嚏,脸部、肉髯肿胀和结膜炎。尤其是脸部、肉髯肿胀,IB是很少见到的。对于传染性鼻炎,抗生素治疗有效。

(4)慢性呼吸道病 主要发生在1~2月龄的雏鸡,发病慢,病程长,死亡较少,常并发细菌感染,剖检可见气囊炎、肝周炎及心包炎等病变。

(5)产蛋下降综合征 该病也表现产蛋鸡蛋品质和产蛋率下降,但无呼吸道症状,其他方面也都正常。

(6)禽痛风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易与禽痛风相混淆,痛风一般无呼吸道症状,无传染性,且多与饲料配合不当有关,通过对饲料中的蛋白质分析及钙磷分析即可确定。

(7)禽流感 鸡、鸭、鹅等都可感染禽流感,IB只感染鸡。禽流感主要表现为病鸡头肿,眼睑周围浮肿,冠和肉垂肿胀、发紫、出血和坏死,腿部和脚鳞片下出血,死亡突然,死亡率高。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和保持环境卫生 防止鸡群拥挤、过冷、过热,定期消毒。合理配合饲料,防止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缺乏。加强通风,以防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

(2)适时接种疫苗 目前国内常用的IB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弱毒苗有H120、H52和Ma5等。H120毒力较弱,对雏鸡安全,主要用于雏鸡的首次免疫。H52毒力较强,多用于4周龄以上鸡的免疫。Ma5用于肾型IB。灭活苗可用于各种日龄的鸡。

(3)发病后的处理措施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根据鸡群发病情况采取综合性措施,及时隔离患病鸡群,鸡舍带鸡消毒。采取以下措施治疗也可收到一定的疗效。

对因治疗:饮水中加入利巴韦林、黄芪多糖,肌内注射家禽基因工程干扰素、聚肌胞。

对症治疗:对于肾型IB,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并加入肾肿解毒药和电解多维(特别是维生素A);呼吸型IB,可在饮水中加入止咳平喘药。

同时对假定健康鸡群用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佐剂灭活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合理应用抗生素以控制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