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对貉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4种元素组成,有的也含有少量的硫。某些蛋白质还含有微量的铁、铜、碘、钙、磷等元素。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共有20多种。貉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就是对20多种氨基酸的需要。氨基酸对貉来说,又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凡在貉体内不能合成或虽能合成,但合成的速度及数量不能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而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在貉体内可以由其他物质合成或需要量较少,不必由饲料来供给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貉的必需氨基酸一般有甲硫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因为胱氨酸与毛的生长直接有关,可以认为胱氨酸也是貉的必需氨基酸。一般在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貉饲料中,甲硫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适量添加甲硫氨酸和精氨酸有利于貉毛皮的生长发育。
蛋白质在貉的营养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是构成貉机体各个组织的主要成分,其作用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不能取代的。在生命活动中,各种组织需要蛋白质来修补和更新。精子和卵子的产生需要蛋白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酶、激素、色素和抗体等也主要由其构成。其次,在日粮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而热量不足时,体内的蛋白质也可以分解、氧化并产生热量;日粮中的蛋白质多余时,还可以在肝脏、血液和肌肉中储存,或者转化为脂肪储存,以便营养不足时利用。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氨基酸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称为全价蛋白质。绝大多数饲料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是不完全的,所以日粮中饲料种类单一时,蛋白质的利用率就不高。当2种以上饲料混合搭配时,所含的不同氨基酸就会彼此补充,使日粮中的必需氨基酸趋于完全,从而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及营养价值,这种作用称为氨基酸互补作用。在饲养貉的过程中,可利用氨基酸的互补作用合理搭配饲料,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在配制饲料时,饲料种类尽可能多样化,这样有利于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增加饲料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率。例如,貉的主要饲料鱼类和肉类,由于鱼类中的色氨酸和组氨酸少而肉类中的多,搭配使用时可以弥补相互氨基酸组成的不足;植物性饲料中甲硫氨酸含量低,而动物性饲料中的含量较高,相互搭配可以弥补甲硫氨酸的不足,促进貉的生长和毛皮成熟。
【提示】 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一些谷物性饲料的利用率比完全肉食性动物高,但相对于杂食性或草食性动物,其利用率较低,对饲料蛋白质要求较高,缺乏会导致生长受阻、皮张成熟晚、被毛零乱、皮张性能下降、性成熟发育迟缓、繁殖失败等严重后果。
貉对蛋白质利用率的高低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
饲料中蛋白质过多,会降低貉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不仅浪费饲料,饲养效果也不理想。但如果不足,貉机体会出现氮的负平衡,造成机体蛋白质入不敷出,对生产也不利。貉长期缺乏蛋白质时会造成贫血,抗病能力降低;种公貉精液品质下降;母貉性周期紊乱、不易受孕,即使受孕也容易出现死胎、弱仔等现象,严重影响繁殖性能;幼貉生长停滞、水肿、被毛蓬乱、消瘦。
2.饲料中粗蛋白质与能量的比例关系
如果日粮中非蛋白质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时,机体对蛋白质的分解量增加,尿中排出的含氮物增多,蛋白质利用的效价率降低。如果貉的日粮中蛋白质偏高,能量偏低,两者比例不当,则貉的采食量会相应增加,使饲养成本提高。
3.饲料加工调制方法
合理调制饲料,如谷物类饲料熟制或膨化后可影响貉的蛋白质、氨基酸和淀粉的消化率,与未处理饲料比较,膨化处理饲料中总氮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显著降低,半胱氨酸所受影响最大,并且膨化后淀粉的消化率增加,但一般高于100℃处理不再增加淀粉的消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