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配种技术

配种技术

1.配种期

笼养貉的配种期是和母貉的发情时期相吻合的。东北地区一般为2月初~4月下旬,个别的从1月下旬开始。不同地区的配种时间稍有不同,一般低纬度地区略早些。经产貉配种早,进度快;初产貉次之。

2.发情鉴定

(1)公貉发情 从群体上看公貉比母貉发情早些,也比较集中,1月末~3月末均有配种能力。公貉发情时,睾丸膨大、下垂,具有弹性,如鸽卵大小。公貉活泼好动,有时翘起一侧后肢斜着往笼网壁上排尿,有时往食盆或盆架上排尿,经常发出“咕咕”的求偶声。此外,通过触摸检查公貉睾丸也可判定公貉有无交配能力。睾丸膨大,质地松软且富有弹性,并下降至阴囊中,表明已具有交配能力;睾丸太小,质地坚硬无弹性,或者没有下降到阴囊中(即隐睾),一般没有配种能力。

(2)母貉发情 一般略迟于公貉,多数是2月下旬~3月上旬,个别也有到4月末的。对母貉的发情鉴定一般采用4种方法,即行为观察法、外生殖器官检查法、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法及放对试情法。

1)行为观察法:母貉一旦进入发情前期,即表现出不安、往返运动加强、食欲减退、尿频。发情旺期时,精神极度兴奋,食欲进一步减退,直至废绝,不断发出急促的求偶叫声。至发情后期,行为逐渐恢复正常。

2)外生殖器官检查法:主要是根据外生殖器官的形态、颜色及分泌物的多少来判断母貉的发情程度。根据前述母貉发情时期外生殖器官的变化情况,凡阴门开始显露和逐渐肿胀而有弹性、外翻,颜色渐红,湿润,阴道黏液稀薄而清,小便次数增多,尿液由清变黄,公貉爬跨但拒绝交配,此为开始发情阶段(即发情前期)的表现。阴门高度肿胀、外翻,紫红色,呈“十”字或“Y”字形状,阴蒂暴露,分泌物多且黏稠,灰白色或黄绿色,尿液由黄色变黄绿色且迅速加深,活动频繁,不时发出“咕咕”的求偶叫声,将母貉放入公貉笼中试情检查,当公貉爬跨时,母貉后肢站立,翘尾,温驯地静候公貉交配,此为发情旺期(即性欲期)的表现。阴门收缩,肿胀消退,分泌物减少,黏膜干涩,则为发情结束(即发情后期)的表现。发情旺期是交配的适期。极个别的母貉外生殖器官没有上述典型变化,但确已发情且能与公貉达成交配并受孕,这种现象称为隐性发情或隐蔽发情。生产上应注意观察并与未发情貉区分开,以免失配。

3)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法:动物的发情和排卵是受其体内一系列生殖激素调节和控制的。与此同时,生殖激素还作用于生殖道,使其上皮增生,为交配做准备。因此,在发情周期中,随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的规律性变化,阴道分泌物中脱落的各种上皮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也呈规律性的变化。角化鳞状上皮细胞呈多角形,有核或无核,边缘卷曲不规则,直径为44.8微米,临近发情前出现。此种细胞崩溃形成碎片,呈梭形或船形,长径为44.9微米,短径为15.6微米,在发情期出现,初配后第1天最多达62.35%,拒配时明显下降。貉阴道分泌物中出现大量角化鳞状上皮细胞是母貉进入发情期的重要标志,通过显微镜测阴道分泌物中角化鳞状上皮细胞的数量比例,结合外阴部检查等发情鉴定方法,可提高母貉发情鉴定的准确性,特别是对鉴定隐性发情有重要意义。

多形核白细胞的直径为9.15微米,边缘清晰,全部由白细胞组成,发情前期分布均匀。其聚集成团或附着于其他上皮细胞周围,个体变大,直径为12.6微米,发情期数量明显减少,拒配后明显上升。角化圆形上皮细胞,形态为圆形或近似圆形,绝大多数有核,胞质染色均匀透明,边缘规则,直径为35.31微米,一般单独分散存在。发情期和妊娠期均可见到,数量一般没有明显变化。发情前期、发情期和休情期的阴道分泌物涂片如彩图10、彩图11和彩图12所示。

【提示】 阴道分泌物涂片的制作与检查是用经消毒的吸管,插入阴道8~10厘米,吸取阴道分泌物,在清洁的载玻片上滴1滴,涂成薄层,阴干后于100倍显微镜下观察的。可用血细胞计数器计数,以计算各种细胞的数量比例。

4)放对试情法:当用以上发情鉴定方法还不能确定母貉是否发情时,可进行放对试情。处于发情前期的母貉,有趋向异性的表现,但拒绝公貉爬跨交配;发情期的母貉,性欲旺盛,公貉爬跨时,母貉后肢站立,翘尾,温驯地静候交配;发情后期的母貉,性欲急剧减退,对公貉不理睬或怀有“恶意”,很难达成交配。故放对试情能顺利达到交配的,说明母貉发情良好。

【提示】 以上4种发情鉴定方法应结合进行,灵活掌握。一般以性行为观察为辅,以外生殖器官检查为主,以放对试情的行为观察为准。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法较科学准确,可在对外生殖器官表现不明显或隐性发情母貉的发情鉴定时应用。

3.放对配种

(1)放对时间 貉的配种一般在白天进行。特别是早晚(尤其是早晨和上午)气候凉爽的时候,公貉的精力较充沛,性欲旺盛,母貉发情行为表现也较明显,容易促成交配。具体时间为6:00~8:00或8:30~10:00,16:30~17:30。配种后期气温转暖,放对时间只能在早晨。

(2)放对方法 貉的配种均采取人工放对、观察配种的方法。放对时一般是将母貉放入公貉笼内,因为公貉在其熟悉的环境中性欲不受抑制,交配主动,可缩短交配时间,提高放对配种效率。但遇公貉性情急躁暴烈或母貉胆怯的情况时,也可将公貉放入母貉笼内。

放对分试情性放对和交配性放对。试情性放对,如前所述主要是通过试情来证明母貉的发情程度。故当发情未到盛期时,放对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15分钟即可,以免公貉与母貉之间因达不成交配而产生惊恐和敌意。交配性放对,是在确认母貉已进入发情盛期的情况下,力争达成交配。所以,只要公貉与母貉比较和谐,就应坚持,直至顺利完成交配。

(3)配种方式 因为貉是季节性单次发情的动物,自发性陆续排卵,所以,其配种只能采取连日复配的方式。即初配1次以后,还要连续每天复配1次,直至交配3次为止,这样可提高产仔率。有时貉在上一次交配后,间隔1~2天才接受再次复配。为了确保貉的复配,对那些择偶性强的母貉,可更换公貉进行双重交配或多重交配(即用1只母貉与2只或2只以上公貉交配),以复配3次为最好。

(4)精液品质检查 精液品质检查是判定精液品质好坏、确定精液稀释倍数和输精量的科学方法,是确保受精质量的有力手段,可避免因精子质量不好而造成母貉不孕。检查精液品质应在18~20℃的室内进行,温度过低会影响精子的活力,还可能对精子活动发生错误判定。精液品质检查一般包括外观及密度活力检验。

1)外观检验:精液量为0.5~1毫升,正常的精液呈乳白色,不透明,有特殊的腥味。

2)形态检验:吸取精液1滴,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自然盖好,不要按压,以四边无溢出为宜。如果精液有溢出,则说明取出的精液多了;如果加盖玻片后,精液没有流到盖玻片边缘,则说明吸取的精液少了。涂好片后,用400倍显微镜观察,首先确定有无精子,然后观察精子的形态、活力及密度等。精子数量较多、运动活跃、呈直线运动、头尾分明、大小均匀、状如蝌蚪为正常精子;缺头断尾、双头、双尾等属不正常,为畸形精子。

3)密度检验:精液密度测定可用精子密度测定仪或显微镜。精子密度以每毫升不低于3亿个为宜。

4)活力检验:精子活力的评定在显微镜下靠目力估测,一般采用10级评分标准评定。选择5个视野计数示其平均值。有效精子占总视野的100%,则精子活力评为1,90%评为0.9,以此类推。

【提示】 如果镜检时无精子或精子很少,活力很弱,需要换公貉重配。对经多次检查确无精子或精液品质不良的公貉,应停止使用。

(5)种公貉的训练与利用 由于公貉具有多偶性,一般1只公貉可配3~4只母貉,这就决定了种公貉在配种中的作用。提高种公貉的配种能力,是完成配种工作的重要保证。

1)早期配种训练:种公貉尤其是年幼的公貉,第一次交配比较困难,一旦交配成功,就能顺利与其他母貉交配。因此,对种公貉特别是对年幼种公貉进行配种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训练年幼种公貉参加配种,必须选择发情好、性情温驯的母貉与其交配,发情不好或没有把握的母貉不能用来训练年幼种公貉。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种公貉,严禁粗暴地恐吓和扑打,注意不要使种公貉被咬伤,不然,种公貉一旦丧失性要求,就很难正常配种。

2)种公貉的合理利用:为了保证种公貉在整个配种期都保持旺盛的性欲,应做到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配种前期和中期,每天每只种公貉可接受1~2次试情放对和1~2次配种性放对,每天可成功交配1~2次。一般种公貉连续5~7天每天达成1次交配后,必须休息1~2天才能再放对。配种后期,发情母貉日渐减少,种公貉的利用次数也减少,应挑选那些性欲旺盛、没有恶癖的种公貉完成后期发情母貉的配种工作。配种后期一般种公貉性欲减退,性情也变得粗暴,有的甚至咬母貉或择偶性变强。对这样的种公貉可少搭配母貉,重点使用,以便维持旺盛的配种能力,在关键时用它解决那些难配的母貉。

3)提高种公貉的交配效率:主要通过掌握每只种公貉的配种特点,合理制订放对计划。性欲旺盛和性情急躁的种公貉应优先放对。每天放给种公貉的第一只母貉要尽量合适,力争顺利达成交配,这样做有利于种公貉再次与母貉交配。种公貉的性欲与气温有很大关系,气温增高会使性欲下降。因此,在配种期应将种公貉养在棚舍的阴面,放对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晚或凉爽的天气。种公貉性欲旺盛时,可抓紧时间多配。人声嘈杂和噪声刺激等不良环境因素,也可使公貉与母貉的性行为受到抑制。因此,配种期要尽量保持安静,饲养人员观察时,也尽量不要太靠近放对笼舍,以免惊扰公貉和母貉交配。

(6)配种时应注意的事项

1)确认母貉是否真正受配:要求饲养人员认真观察公貉与母貉的交配动作和行为,尤其要注意公貉有无射精动作,以辨真假,必要时可用显微镜检查母貉阴道内有无精子,加以验证。

2)防止公貉或母貉被咬伤:给貉放对时,人员不要离开现场,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公貉和母貉有敌对行为,应及时将其分开。

3)必要时采取辅助交配措施:个别母貉虽然发情正常,但交配时后肢不能站立或不抬尾,导致难配,此时需要人工辅助才能达成交配。辅助交配时要选用性欲强且胆大温驯(最好经过一定训练)的公貉。对交配时不站立的母貉,可将其头部抓住,臀部朝向公貉,待公貉爬跨并有抽动的插入动作时,用另一只手托起母貉腹部,调整母貉臀部位置。只要顺应公貉的交配动作,一般都能达成交配。

【提示】 对于不抬尾的母貉,可用细绳拴住尾尖,固定在其背部,使阴门暴露,再放对交配。最好将绳隐藏在毛绒里,以免引起公貉反感。交配后要及时将绳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