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常见中毒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貉常见中毒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1.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是由于貉采食被肉毒梭菌毒素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后而引发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结合点,引起机体由下而上的麻痹。肉毒梭菌毒素有很强的毒力,能使多种动物致病,人也可以感染发病。

【临床症状】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10天。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最急性型:病貉卧地,不能站立,表现为痉挛、昏迷、全身麻痹,经数分钟或十几分钟死亡。中后期病程延长,数小时至数天死亡,死亡率近100%。

2)急性型:急性型较多见。病貉首先表现为动作不协调,行走摇晃,随后出现全身性麻痹。首先是后躯麻痹,站立困难,常侧卧,有的舌脱出口外,下颌麻痹而下垂,吞咽困难,不能采食和饮水,流涎,呼吸困难,脉搏频数下降,排粪失禁,腹痛。病貉意识基本正常,体温多无变化,死前体温下降,最后心脏停搏,窒息而死。

3)慢性型:舌和喉头轻度麻痹,肌肉松弛无力,步态不稳,容易卧倒,起立困难,肠音减弱,粪便干燥,病程可持续10天左右。

【防治措施】 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很难治疗,所以应做好预防接种和预防工作。

注意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动物尸体、残骸要及时清除。饲料应确保低温储存,不要堆放过厚,防止发霉变质。加工调配好的饲料要及时饲喂,不要存放过久。不可用病死的动物和腐败肉质,失鲜和可疑饲料要经煮熟后再喂。用C型肉毒梭菌疫苗,每次每只貉1毫升,免疫期为3年。

治疗时,可注射多价C型肉毒梭菌抗毒素,以中和消化道和血液中游离的毒素,但对已与神经、肌肉结合点结合的毒素无解毒作用。本病中药疗法:黄花60克、当归6克、川芍3克、赤芍5克、红花3克、桃仁3克、地龙3克、桂枝3克、牛藤3克、加皮3克,煎汤内服。

【提示】 肉毒梭菌加熟80℃经30分钟或100℃经10分钟即可失去活性。

2.食盐中毒

食盐是动物体内不可缺少的矿物质成分。日粮中有适量食盐,可增进食欲,改善消化,保证机体水盐代谢平衡。但摄入食盐过多,特别是饮水不足时,则发生中毒。

【临床症状】 貉食盐中毒,可见兴奋不安,从口、鼻流出少量泡沫状唾液,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即呕吐、腹泻、全身衰弱等。有的病貉运动失调,排尿失禁,继而四肢麻痹。

【防治措施】 如有发病,应立即停止饲喂含食盐的饲料,加强饮水,但有限制、间隔短时间地给予少量饮水,及时内服牛奶、绿豆浆等,肌内注射10%安钠咖0.05~0.1毫升,皮下注射25%葡萄糖15~20毫升。病情严重者,可皮下注射10%~20%樟脑油0.5~1毫升。

【注意】 要严格掌握貉饲料中的食盐含量和标准,加盐要准确。喂海鱼和淡水鱼时,加盐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含盐量高的鱼粉或咸鱼,脱盐要彻底,饲料搅拌要均匀。

3.霉菌中毒

霉菌中毒主要是给貉饲喂发霉的玉米或玉米面而引起的中毒,多为黄曲霉、镰刀菌等。

【临床症状】 急性病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步态蹒跚,黏膜苍白、黄染,体温正常,粪便干燥,有时带血,尿呈茶色;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抽搐,抓挠笼子,在笼子里转圈,并发出尖叫声,常在2天内死亡。慢性病例表现为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消瘦,拱背卷腹及粪便干燥,1周后出现神经症状,兴奋,狂躁,驱赶时抓咬笼壁,步履失去平衡性,常在2周左右死亡。

【防治措施】 更换饲料原料,应立即停喂有毒饲料,撤出尚有剩食的饲盆(碗)。饲料中加喂蔗糖或葡萄糖、绿豆水解毒,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10%葡萄糖20毫升、维生素C1~5毫升、维生素K1~4毫升。为预防并发症可肌内注射青霉素10万~40万单位,1天2次。

4.亚硝酸盐中毒

蔬菜中合有硝酸盐和少量的亚硝酸盐,在储存或调制不当时,硝酸盐可变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使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妨碍呼吸机能,故可引起貉中毒。

【临床症状】 病貉表现为后肢麻痹、四肢发冷、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呕吐、下痢,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病貉表现出典型的缺氧状态,呼吸困难,肌肉颤抖,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皮肤青色,黏膜发绀,脉搏增数、微弱;此外,还表现为流涎,口吐白沫、呕吐,腹泻。个别貉也有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的。

【防治措施】 发现病貉后应更换饲料原料,增喂清水、牛奶或糖水。1%亚甲蓝水溶液、维生素C1毫升/千克体重,肌内注射,1天1次;或者0.1%亚甲蓝0.1~0.2毫升/千克体重,同时配合维生素C一起静脉注射。

该病应以预防为主,煮熟的青菜不宜保存过长时间,堆放发热的青绿饲料或腐烂的菜不要喂貉。

5.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高效杀虫剂,其种类很多,并不断得到更新,常用的有以下几类:磷酸酯类(敌敌畏、三甲苯磷、毒虫畏和杀虫畏等)、硫代磷酸酯类(皮蝇磷、马拉硫磷和乐果等)、磷酸酯和硫代磷酸类(敌百虫、苯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进入动物体内而引起中毒。常见的原因有:采食、误食喷洒过有机磷农药不久的蔬菜;用装过有机磷农药的容器作为饲槽或装运动物及改作小室笼舍;用药不当,如用有机磷农药治疗外寄生虫时涂布面积过大,或者驱除胃肠道寄生虫时用量过大等。

【临床症状】 貉急性中毒时,呼吸困难、打喷嚏、气喘不安、流涎、有泪、排便频繁、黏膜发绀、瞳孔缩小,对外界刺激反应增强,个别肌群痉挛收缩或震颤,以及运动失调等,最后昏迷而死。

【防治措施】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原则是,首先实施特效解毒,根据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理,应用胆碱酯酶复活剂和乙酰胆碱颉顽剂进行特效解毒,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胆碱酯酶复活剂有解磷定、氯解磷定、双解磷、双复磷等。解磷定和氯解磷定的用量一般为15~30毫克/千克体重,以生理盐水配成2.5%~5%溶液,缓慢静脉注射,以后每隔2~3小时注射1次,剂量减半。视症状缓解情况,可于24~48小时重复注射。双解磷和双复磷的剂量为解磷定的一半,用法相同。常用的乙酰胆碱颉顽剂是硫酸阿托品。由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体对阿托品的耐受力常成倍增加,又系竞争性对抗剂,因此,必须超量应用,达到阿托品化,方可取得确实的疗效。貉的硫酸阿托品一次用量为0.03~0.08毫克,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临床实践表明,阿托品与胆碱酯酶配合应用,疗效更好。

然后,尽快除去尚未吸收的毒物。经皮肤沾染中毒的用1%肥皂水或4%碳酸氢钠溶液洗刷;经消化道中毒的,可用2%~3%碳酸氢钠或食盐水洗胃,并灌服活性炭。但需要注意,敌百虫中毒不能用碱水洗胃和洗刷皮肤,因为,敌百虫在碱性环境内可转变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

【注意】 认真保管好农药,喷洒过农药的田地,7天之内的蔬菜不得喂貉。按规定的用量应用有机磷杀虫剂治疗动物寄生虫病和灭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