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养貉场建设

4.养貉场建设

4.1 场址选择

4.1.1 应选择向阳、干燥、平坦、易于排水,地势高,略有坡度,高于历史水位1米以上的地区为宜,山区选场应避开山洪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平原地区选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夏季防暑,冬季防寒。

4.1.2 养貉扬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规定。

4.1.3 养貉场的土质是透气性、透水性强的沙土或沙壤土。

4.1.4 选择饲料来源广,供应稳定,运输条件好的区域。

4.1.5 与居民区、屠宰场、牲畜市场、畜牧产品加工厂等污染源保持至少500米的距离,与当地水源保持1000米以上的距离,僻静无噪声,无人为干扰,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区。

4.1.6 电力供给应有保障。围墙外应挖隔离沟,规格宽×高不得小于50厘米×50厘米,场内应配置完善的排水设施,棚檐流水应导入排水设施。

4.2 场区建设

4.2.1 养貉场划分为饲养区、管理区、隔离区、生活住房等管理区在上风和地势较高的区域,饲养区在管理区的下风和较低处,但高于隔离区,并在其上风方向。管理区的生活污水,不应流入饲养区。

4.2.2 场区空气环境质量及卫生指标,舍区生态环境质量及卫生指标应符合NY/T 388的规定。

4.3 饲养区

4.3.1 按养殖规模为100只种貉(公母比例为1∶3)计算,饲养区面积不低于1000米2

4.3.2 养貉场围墙高不低于2米,以砖石结构为宜。

4.4 隔离区

面积不低于100米2,与饲养区之间应有隔离。

4.5 管理区

4.5.1 管理区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兽医室、饲料加工间、饲料储藏室、剥皮室和风干室。

4.5.2 兽医室应设药品室和处置室,配备灭菌器材、消毒喷雾器及常规药品等。

4.5.3 饲料加工间应有水池、水槽、高压气罐或简易蒸锅、秤、锹等饲料加工调制设备。

4.5.4 饲料储藏室应分动物性饲料储藏室和植物性饲料储藏室,植物性饲料储藏室应干燥、清洁、防鼠,动物性饲料储藏室以冷库或冷藏柜为宜。

4.5.5 剥皮室应有处死、剥皮、刮油、洗皮等设备和器具。

4.5.6 风干室内有干燥机、国际标准楦板、加温和通风机及风干箱等。

4.6 笼舍和设备

4.6.1 貉棚顶呈“人”字形或一面坡,用角钢、木材、砖石等材料作为为支柱,棚顶用石棉瓦、彩钢瓦等覆盖,棚檐高1.5~2.0米、宽3~4米,长度视饲养数量而定,棚檐下应有棚槽,距离以3~4米为宜。

4.6.2 种貉笼舍长×宽×高为(90~100)厘米×(80~90)厘米×(70~80)厘米;皮貉笼长×宽×高为(90~100)厘米×(60~70)厘米×(70~80)厘米。笼舍行距在1.2~1.5米,间距在5~10厘米。

4.6.3 貉的笼舍宜用钢筋或角钢制成骨架,然后固定铁丝网片,笼底宜用12号铁丝织成,网眼不大于3厘米×3厘米;四周宜用14号铁丝织成,网眼不大于2.5厘米×3.0厘米,貉笼距离地面不低于50厘米。

4.6.4 小室用木板制成,种貉小室长×宽×高为(70~75)厘米×(55~60)厘米×(55~60)厘米;皮兽小室长×宽×高为(40~40)厘米×(30~35)厘米×(35~40)厘米,皮貉也可不设小室。小室与网笼相通的出入口处设有插门,出入口直径为25厘米,小室出入口下方应设高出小室底5厘米的挡板。小室内壁光滑,并铺设垫草。

4.6.5 食槽长×宽×高为30厘米×10厘米×5厘米;水槽的规格为10厘米×6厘米×3厘米,由镀锌铁皮制成。

4.6.6 貉笼内部及周围不应有易造成貉外伤的锐边、尖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