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对貉的营养作用
矿物质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钙、磷、钠、氯、铁、锰、铜、锌、硒等,在貉机体中矿物质虽然含量较少,但具有很重要的营养和生理上的作用。矿物质是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细胞的各种重要机能,如生长、发育、分泌、增殖等都需要矿物质参与。矿物质对维持机体各组织的机能,特别是神经和肌肉组织的正常兴奋性有重要作用。矿物质也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还在维持水的代谢平衡、酸碱平衡及调节血液渗透压等方面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适量的矿物元素营养供给是维持毛皮动物健康、生长及生产的必要条件。下面对貉容易缺乏且影响较大的几种矿物元素进行介绍。
1.常量元素
(1)钙和磷 钙和磷是动物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也存在于血液、淋巴液及软骨组织中,对动物体特别是骨骼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仔貉及妊娠、哺乳母貉对钙和磷的需要量较大。貉缺乏钙和磷或维生素D时,会表现出后腿僵直、用脚掌行走、腿关节肿大、腿骨弯曲、产后瘫痪等症状。7~37周龄的仔貉的钙的需求量占日粮干物质的0.5%~0.6%。钙与磷的比例也非常重要,钙∶磷以(1~1.7)∶1较好,若不在此范围,即使日粮有丰富的维生素D,也不利于骨的生长。维生素D与钙和磷的吸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当日粮中的维生素D及磷含量不足,而钙的含量过量时,仔貉会行走困难、爬行,严重时会难以站立。
【提示】 人工饲养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貉的饲养时,一般不会造成钙和磷的缺乏。但在广大以低营养水平养貉的农村,由于价格较低的植物性饲料所占比例很大,容易引起钙和磷及维生素D的缺乏。在饲料中补充钙和磷含量丰富的骨粉或肉骨粉、鱼粉等饲料,同时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钙和磷的常用补充饲料有磷酸氢钙、碳酸钙、蛋壳粉和骨粉等。
(2)钠、钾、氯 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维持细胞与血液间渗透压平衡、维持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及调节心脏肌肉活动等。钾存在于动物的各种组织中,特别是在肝脏、肌肉、血细胞及脑中含量较多。钾在维持细胞内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和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特别是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此外,钾还参与凝血过程。貉机体缺钠或钾时,幼貉肌肉不能充分发育,心脏机能失调,食欲减退,生长发育受阻。氯在动物体内分布也较广,大部分存在于血液和淋巴液中,另一部分以盐酸的形式存在于胃液中。貉机体缺氯时,胃液中盐酸减少,食欲明显减退,甚至造成消化障碍。鱼、肉饲料中含钾丰富,一般不至于造成貉缺钾,为满足氯和钠的需要,可在貉饲料中添加少量食盐,一般食盐的添加量占鲜饲料总量的0.5%,占干饲料总量的0.8%~1.2%。泌乳期可以适当提高食盐的含量,但需要供应充足的饮水,以防食盐中毒。
(3)镁 镁主要存在于骨骼中,为骨骼正常发育所必需,在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饲料均含有适量的镁,能满足貉对镁的需要,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镁缺乏症,但在有些缺镁地区也可引起镁的缺乏。镁缺乏可使动物血液中的镁含量降低,同时产生痉挛症,致使动物神经过敏、震颤、面部肌肉痉挛、步态不稳与惊厥。貉日粮中钙与磷的含量过高将会减少镁的吸收,引起镁的缺乏。生产中一般推荐貉日粮中镁的含量为450毫克/千克。
(4)硫 硫是合成含硫氨基酸所必需的元素。硫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含硫的有机物质来体现的,如含硫氨基酸合成体蛋白质、被毛和许多激素。长期饲喂含蛋白质很低的饲料或日粮结构不合理时,就容易出现硫的缺乏症状。硫缺乏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糖增高,使黏多糖的合成受阻,导致上皮组织干燥和过度角质化。硫严重缺乏时,动物食欲会减退或丧失、掉毛、被毛粗乱、溢泪并因体质虚弱而引起死亡,严重影响毛皮品质。
2.微量元素
(1)锌 在生物体内,锌作为多种酶的辅助成分,参与生物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包括糖类、酯类、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与降解。仔貉缺锌最明显的症状是食欲下降、生长受阻,缺锌会致使貉的鼻镜干燥、口舌发炎、关节僵硬、趾部肿胀和皮肤不完全角化。日粮中含锌过量可使貉产生厌食现象,对铁、铜的吸收也不利,导致贫血和生长迟缓。锌在貉饲料中的推荐量为50毫克/千克左右。
(2)铁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各种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在血液运输氧及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貉在寄生虫病、长期腹泻及饲料中锌过量等异常状态时会出现缺铁症状。幼貉如果仅吃母乳,可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其症状是肌红蛋白和血红素减少而使肌肉的颜色变浅、皮肤和黏膜苍白及精神萎靡。典型的缺铁症状除贫血外,还有绒毛褪色,肝脏中含铁量显著低于正常水平,有时还伴有腹泻现象。铁缺乏还会使貉出现棉状皮毛,绒毛色彩暗淡,毛绒粗乱,以及贫血、严重衰弱、生长受阻。如果日粮中铁不足,可用硫酸亚铁、氯化铁等来补充。貉饲料中铁的推荐量以50~100毫克/千克较好。
(3)锰 锰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体内钙、磷的代谢,骨骼的形成,以及生殖、胚胎发育等过程的进行。机体缺锰时,可使骨骼发育受损、骨质松脆。仔貉缺锰后因软骨组织增生而会引起关节肿大,生长缓慢,性成熟推迟。母貉严重缺锰时,发情不明显,妊娠初期易流产,死胎和弱仔率增加,仔貉初生重小。过量的锰可降低食欲,影响钙、磷的利用,导致貉体内铁的储存量减少,产生缺铁性贫血。貉日粮中缺锰时,可补饲一定量的硫酸锰、氯化锰等。貉饲料中锰的推荐量为40~50毫克/千克。
(4)硒 硒是谷胱甘肽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该酶具有保护肝脏和红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生理作用,硒的代谢与维生素E密切相关,有助于维生素E的吸收和储存,硒与维生素E具有相似的抗氧化作用。我国东北是严重缺硒地区,硒的缺乏对貉产业的损害非常大。貉饲料中缺硒可产生白肌病,患病貉步伐僵硬、行走和站立困难、弓背和全身出现麻痹症状等,硒缺乏会降低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仔貉缺硒时,表现为食欲降低、消瘦、生长停滞;缺硒还可引起母貉的繁殖机能紊乱,空怀或胚胎死亡。一般饲料中硒的推荐量为0.1毫克/千克。
【提示】 饲料中缺硒时,对貉可皮下注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口服亚硒酸盐也很有效。
(5)铜 铜对血红蛋白的形成具有催化作用,还与骨骼的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代谢有关,也是机体内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对调节酶活性进而调节机体的许多代谢反应有重要作用;铜为毛皮正常色素沉着所必需,也对维持正常生长及产毛有重要作用。缺铜会导致如生长不良、腹泻、不育、被毛褪色、胃肠消化机能障碍及疾病抵抗力下降等。过量采食含铜量高的饲料,将使肝脏中铜的蓄积显著增加,大量的铜转移入血液中使红细胞溶解,出现血红蛋白尿和黄疸,并使组织坏死,动物将迅速死亡。貉对铜的吸收率较低,一般以鱼为主的毛皮动物饲料不易缺乏。
(6)碘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必需元素,甲状腺素是貉正常生长及繁殖所必需的元素,碘的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死胎和弱仔等症状。貉的碘缺乏发生在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一般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在饲料中添加碘,如碘化钠、碘化钾或碘酸钠等,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貉饲料中碘的推荐量为0.2毫克/千克。
(7)钴 钴是合成维生素B12的必需元素,当日粮中缺乏钴时,貉会产生贫血等症状。钴的缺乏影响动物的食欲,导致体重下降等。添加钴利于子宫恢复,加强雌激素循环,增加繁殖率。貉缺钴可通过添加钴盐饲料来有效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