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查方法

临床检查方法

临床检查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便客观地分析病症的由来,判断病症的性质和预后,并制订合理的防治措施。貉病的检查可通过对病貉的全面系统的临床诊断、尸体剖检和实验室检验等综合方法进行。

1.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总括起来可归纳为“七看三查”。

(1)“七看” “七看”包括如下内容:

1)看被毛与皮肤:健康貉体表完整无损,被毛平顺有光泽,毛绒丰厚细密,针毛长而灵活,按时脱换毛。多数患貉被毛蓬乱无光,换毛不完全或不按时脱换,被毛有缺损,皮肤裸露,有食毛和于非换毛季节脱毛的现象,有皮肤寄生虫、肿块、外伤,出现尿湿,通过触诊可检查肿块的温度、硬度,以及是否可以移动和疼痛等反应。凡被毛粗乱无光、不按期脱换毛、皮肤硬实无弹性、骨骼明显外露者为营养不良,主要是慢性疾病、寄生虫等所引起的。

2)看精神状态:正常笼养貉活动不灵活,性情较温顺,听觉不十分灵敏,多疑,常在运动场上休息和睡觉,闻声窜入小室躲藏。患病貉则精神沉郁,不愿行走,反应迟钝,常蜷曲卧于小室内,有的肢体麻痹,以至昏迷;个别患貉则由于神经系统的疾病而出现烦躁不安、步态不稳、摇头或做圆周运动,出现尖叫(如中暑、中毒、犬瘟热),受轻微刺激常引起极强烈的反应,攻击人或扑咬笼网(如狂犬病)。

3)看姿势状态:观察貉起卧、运动、体位的姿势对诊断疾病很有价值。患貉常出现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运动受阻、咀嚼和吞咽困难、流涎、尾根抬起或偏向一侧,畏声响,在受刺激时尤甚(如破伤风);先兴奋,后意识障碍,最后后躯或四肢麻痹(如狂犬病);三肢跳跃运动,并且患肢摇摆(如骨折或脱臼),当危急病症和疾病后期,患貉多卧地不起,四肢麻痹。

4)看尿液性状:正常尿液为浅黄色,透明。浅红色或咖啡色为含血尿,主要见于膀胱炎、肾炎、尿道出血;褐色或黄绿色为含胆汁尿,主要见于肝炎症、胆炎症、尿窝病。另外,根据阴道分泌物的性质、颜色可区别流产、难产、子宫内膜炎等。

5)看可视黏膜的变化:可视黏膜包括眼结膜、鼻黏膜、口腔黏膜、直肠和阴道黏膜。正常时颜色为浅红色。观察可视黏膜能反应机体血液循环状况,黏膜苍白为贫血的特征,常由慢性疾病、寄生虫、内出血等引起;结膜发红,呈枝状充血,多见于脑炎、中暑、高热;黏膜黄染,多见于肝脏和肾脏变性、寄生虫、容血性疾病;黏膜出血,多见于巴氏杆菌、炭疽;黏膜发绀,多见于心力衰竭、食盐中毒。眼睑肿胀,有黏液性至脓性分泌物,甚至将上下眼睑粘连在一起,多见于犬瘟热和维生素A缺乏症。

6)看饮食和粪便:

①食欲:要注意采食的速度、数量和时间,根据情况区分为食欲减退、废绝、亢进。同时,注意采食当中咀嚼、吞咽有无异常现象,有无呕吐症状,有无流涎表现。

②饮欲:饮水不足,机体新陈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会使机体抵抗力降低,促使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饮欲增加多见于伴有发热的疾病、腹泻、食盐中毒等,以及新陈代谢旺盛时(配种期的公貉,产仔期的仔貉);饮欲不佳是多种疾病的症候,饮欲废绝一般出现于疾病的后期,如不及时补液,则很容易造成患貉死亡。

③粪便:应注意粪便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数量,健康貉的粪便呈圆柱形长条状,一般呈黄褐色,根据饲料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饲喂同一饲料的貉群,排便颜色应基本一致,有光泽,柔软。当普通胃肠炎卡他性、出血性时,粪便常混有黏液、脓液、伪膜、血液或其他异物,颜色为灰色、黄绿色、蛋黄色、绿色、粉红色,性状为黏稠、稀软、胶冻样、水样便,也有的干硬如羊粪。貉传染性肠炎初期粪便呈黄色牛粪状,进一步发展为黄色或污绿色粥状便,并有恶臭,再进一步发展为粉红色或混有血液的水样便。

7)看鼻镜和呼吸:检查鼻镜、鼻黏膜、呼吸频率和呼吸式。正常鼻镜湿润发亮。鼻镜干燥是发热的表现,鼻镜皮肤皲裂,被覆干燥痴皮见犬瘟热等疾病。正常鼻黏膜湿润且为浅红色,只有少量无色透明液体,但不流鼻汁。当貉患犬瘟热、感冒、肺炎时,鼻黏膜发炎、肿胀,流出浆液性至黏液性或脓性鼻汁,有时伴有鼻孔堵塞现象;肺坏疽时鼻汁有恶臭味,有时伴有咳嗽。貉正常时为胸腹式呼吸;当患胸腔疾病,如气胸、胸膜炎、肺炎时,以腹式呼吸为主;当患腹腔疾病,如腹膜炎、腹水、胃肠膨胀时,以胸式呼吸为主。正常呼吸节律为23~24次/分钟。频率增加见于热性病和心肺疾病、胸膜疾病,频率减少见于中毒、濒死期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2)“三查”

1)查体温:体温的变化是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体温检查是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项目。将体温计插入貉肛门直肠内3~5分钟记录结果,正常体温为38.2~40.5℃,超过体温范围0.5℃为发热。体温升高见于各种传染病和全身性感染,部分炎症也可引起发热;体温下降,多见于中毒、失血、濒死期。

2)查心跳次数:捕捉患貉休息10分钟后听取心音或触诊尾中动脉,正常为70~146次/分钟。频率加快多见于发热性疾病和心脏、肺部疾病,减少多见于中毒症、濒死期。

3)查呼吸数:以每分钟腹围活动的次数为呼吸次数,正常的呼吸是均匀而有节律的,一般为23~43次/分钟。

2.尸体剖检

尸体剖检是貉病诊断的重要步骤。对病死尸体进行剖检可以确定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迅速查找发病原因,认识疾病的实质,同时验证生前诊断和治疗的正确与否。

(1)剖检的程序及病理变化 剖检人员应穿好工作服和胶靴,戴手套、口罩,记录剖检病貉的号码、年龄、性别、死亡时间、临床诊断情况,并做好剖检记录。

1)外表检查:检查尸体的营养状况,尸体消瘦多见于慢性疾病,肥胖多见于急性病。同时,注意体表有无外伤、肿胀、脱毛等现象。一般情况下尸体在数小时内发生尸僵,同一条件下急性死亡或肥胖貉多见,肌肉发生强烈收缩的病(如破伤风)发生较快,尸僵不全多见于败血症。动物心脏停止跳动后,由于重力的作用,血流向最低部位并使此部位呈青紫色,此为尸斑,可依据其确定动物的死亡体位和姿势。由于酶类的作用,尸体很快腐败,此现象叫尸腐,肥胖和因败血症死亡的尸腐发生较快,这样的尸体诊断价值不大。口腔流出泡沫样液体(如狂犬病)或血液(如炭疽),此现象为天然孔变化。

2)皮下检查:检查皮下脂肪的颜色,有无肿胀,出血、浸润及淋巴结的变化。

3)肌肉检查:检查肌肉的颜色、光泽,以及有无出血、疲血、坏死。肌肉有白色条纹常见于白肌病,肌肉呈暗红色常见于食盐中毒。

4)剖腹检查:检查腹部有无异味。蒜味多为砷中毒,葱味多为磷中毒。检查腹腔有无渗出物及其颜色、数量,有血液为内脏破裂,有粪便为胃肠穿孔或破裂。检查肝脏的外形、大小、重量和体积、质地,边缘、小叶是否清晰,有无出血及切面变化。检查肾脏的形状和大小,有无肿胀,包膜剥离情况。切开后观察肾皮、髓质界线,有无出血、坏死、梗死和脓肿,有无结石。检查脾脏的大小、颜色及切面的情况,脾髓、脾小梁和滤泡是否明显。检查胃肠浆液、黏膜的颜色,有无出血、充血、溃疡灶,肠系膜淋巴结的变化。检查膀胱浆液、黏膜有无出血、肿胀、结石。检查子宫状态,有无出血、充血、胚胎。

5)剖胸检查:检查胸液的数量、颜色、性质,渗出物的性质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有无粘连,胸膜是否有出血斑点。检查心包有无炎症,心包液的数量和性质,有无出血斑点,心内外膜的变化。检查肺脏的颜色、大小、质地,气管内有无分泌物及性质。正常肺浮于水面,水肿肺沉于水中,肝变肺沉于水底,气肿肺漂于水面。

6)脑部检查:打开颅腔,观察脑膜有无出血、充血、瘀血,是否有肿瘤。脑膜充血现象主要见于狂犬病、中毒、中暑等疾病。

(2)病料的采取

1)检查细菌:无菌采取的液体病料盛装在灭菌的试管或小瓶中,加塞密封的固体病料可存放于甘油缓冲盐水中。

2)检查病毒:低温是保存病毒的重要条件,采取的病料应尽快冷藏。无菌采取的液体病料可直接装入灭菌的试管或熔封在细玻璃管中,固体病料可浸入50%甘油缓冲盐水中。

3)病理检查:选择病变与健康交界处的组织,切取3~5块,每块不小于1厘米×1.5厘米×1厘米,固定液为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脑部病料时用5%)。

(3)病料的送检 采取的病料应立即送检。短时间内(夏季不超过20小时,冬季不超过2天)可将病料放入装有冰块的保温瓶中送到检验单位,短时间不能送检的,必须用化学药品保存。供细菌学检查的病料放于50%甘油缓冲生理盐水中,供组织学检查的放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如需邮寄,可用油纸、油布包装好,装入小箱内密封投邮。

(4)实验室检查 病料的实验室检查基本与畜禽兽医常规检查一致。只是血检时,采血部位为趾部和隐静脉,弃去第一滴血后采血,采血后局部要消毒。有关细菌检查、细菌培养、动物试验、病毒包涵体检查及间接血凝试验等,将在下文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