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远古至汉代,没有建制
根据方志,李渡镇远古为原始蛮荒之地,夏禹时属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属百越族,出土的釉陶器显示这一带受中原文化影响,又有越族特色[3]。商代初期,本地已从原始的火种刀耕,进入以“饭稻羹鱼”为主的生活方式。春秋时属“吴头楚尾”,出现牛耕、麻丝纺织。战国时属楚,仍隶属扬州郡,出现铁器与农耕稻作。秦时改隶九江郡(郡治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秦末北方民众避秦,纷纷南迁,路经此地,见山水清秀,土地肥沃,后来命名为“清远”。西汉时隶属豫章郡(今南昌市),汉初灌婴在南昌筑城,有解甲部将郭解、朱兴等人将毛笔制作技艺带到李渡,自此逐渐形成毛笔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