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价值
李渡遗址的历史价值,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
从中国白酒起源来说,李渡遗址元代酒窖、元代酒醅的发现和确认,是我国酒坊遗址考古的重大突破,它的发现证明中国在元代已经掌握了蒸馏白酒技术,一举填补了这一行业的学科实例研究的空白,不仅印证了李时珍《本草纲目》“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的记载,而且把固态发酵时间推到元代,甚至更远(白酒专家周恒刚评语)。[8]李渡遗址不仅是目前中国仅见的年代最古老的一处白酒作坊遗址,而且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家小曲工艺白酒作坊遗址,为中国白酒酿造工艺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目前已知的中国蒸馏酒重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白酒活化石”。它在中国乃至世界蒸馏酒史上久远度越大,遗迹越全、遗物越多、延续时间越长,承载的人类活动的蒸馏酒文明信息也就越多。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它都是早期人类蒸馏酒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物。
从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白酒经济发展历史来说,李渡遗址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家小曲工艺白酒作坊遗址,为中国白酒酿造工艺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它的圆形砖砌地缸发酵池在小曲工艺白酒向大曲工艺白酒生产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过渡性作用。李渡遗址遗存了大量的蒸馏酒设施设备,如元明清三代的酒窖、水井,明清两代的晾堂、炉灶、蒸馏器座等,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古代制酒作坊场景,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世界早期蒸馏酒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科学工艺和人文风情、社会状况等,可以研究从元、明、清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白酒发展特征,从中揭示出白酒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同时也为研究中国手工业经济(作坊)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从民俗文化和民间生产生活来说,我们可以从李渡酒作坊遗址中了解当时的生产状态,从厂房车间的结构中了解酿酒工人之间的关系,从空间布局关系中了解工人与业主的关系,从当时酒肆、酒铺、酒库、酒运输等系列配套工程中了解当时社会的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从元、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遗存了解它对历史、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可以从挖掘出的遗物(多是元明清时代的陶瓷器皿)中研究当时的景德镇陶瓷与民间陶瓷生产及应用的水平以及进贤、临川等地世俗生活的情态。因此,李渡遗址是不同时期酿酒工业文明的见证。
从考古史上来说,李渡遗址发掘揭示的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证明,它是继四川成都水井坊之后我国发现的一处时代最久、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且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烧酒作坊遗址,对深入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我国白酒始源历史、饮食文化、社会风尚和古代经济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科学价值。加上考古发掘工作严格执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应用了自然科学的技术检测手段、数码摄像和电脑多媒体技术等,并根据元代酒窖的情况采用白酒生产中先进的模拟方法,复原了元代的白酒生产工艺,因此2004年获得中国考古界最高奖项——田野考古奖。这种“田野考古奖”被誉为考古界最严格的评选,不仅要求参选项目本身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要求整个发掘过程必须科学严谨,所发掘出土的文物和重要遗迹需有阶段性研究成果。自设立田野考古奖以来,只有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的发掘获得过一等奖。第五届田野考古奖一等奖仍然空缺,二等奖只有一个,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主持发掘的广西桂林市甄皮岩遗址,三等奖包括江西省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河南省偃师二里头宫殿、广西革新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安徽省十里村何郢遗址等八个考古项目。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是国内烧酒酿造古遗址中唯一获得考古三等奖的项目。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遗址在考古学上的地位与意义了。正是由于李渡遗址的历史久远度最高,因此这个遗址在考古发掘史上意义也最大。所以北京大学权奎山教授评价李渡遗址是“酒坊遗址考古的重大突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