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汉至元代,清远镇(李渡镇前身)归属临汝县
2025年09月26日
二、自东汉至元代,清远镇(李渡镇前身)归属临汝县
自东汉和帝永元八年(96),临汝县开始建制了,属豫章郡,李渡镇为临汝县一十七乡之清远镇。自此,李渡镇有了明确的行政管治区域,其范围是现李渡镇区域面积的二倍有余。吴太平二年(257),以豫章郡东部置临川郡,临汝县为临川郡治所。隋文帝开皇九年(589),临汝县改称“临川县”,原临川郡更名抚州。至宋止,李渡为临川十七乡之清远镇。酿酒业、造船业兴,农业繁荣,并开始出现了圩市,陈、彭、萧三姓为焦石市大姓,至唐,逐渐为李、邓、傅三姓取代,李渡之名,当在此后。
当然,李家渡可能不是最早的名称。据说唐末,此地原名“邹家渡”,一年秋天,邹家18名秀才和李家1名秀才要到南昌赶考举人,邹家秀才欺李家秀才贫困,认为考不取举人,便相约打赌签约:如果李家秀才没有考上举人,就迁出邹家渡;如果考取了就将邹家渡改名为“李家渡”,后李家秀才考取了举人,而邹家秀才却名落孙山,于是邹家渡便更名为“李家渡”。李家秀才宽宏大量,留了一条巷名邹家巷[4]。这虽然是传说,但说明李家来此之前,此地已有邹姓人家居住。先有邹家渡后有李家渡,但现在邹家巷已没有邹姓居住,邹姓人家多居住在今李渡镇红桥村一带。又相传在唐朝末期有一李姓书生上京赶考,因落难而在此定居。书生先摆渡,后设店营生。这也许是关于李渡由来最早的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