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Dìmào)
燕山运动形成了涿鹿县地貌的基本轮廓,大地构造属燕山沉降带,山西台背斜交界过渡地带,山势呈弧形由南向西北延伸,为南、西、北三面环山的丘陵盆地地貌。境内有高、中、低山和丘陵、盆地、河滩、湿地等多种类型,海拔高度460米~2882米(小五台山东台)。桑干河、洋河汇合之处为新生代沉陷盆地;东部矾山为矾山至延庆盆地;中部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南部群山丛列,夹有大堡、倒拉嘴山间平原。以桑干河南岸的五堡、保岱等地为界,北部惯称河川区,中部称丘陵区,太平堡、虸蚄口、石门以南为山区。
(一)山区(Shān Qū)
太平堡(卧佛寺乡)、虸蚄口(矾山镇)、石门(辉耀镇)以南为山区,面积共1940.1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9.24%。本区拥有较多的人文资源和优美的山区风光,具备发展旅游观光业的自然条件。
(二)丘陵区(Qiūlíng Qū)
丘陵区在海拔700米~1300米之间。南北东西跨越武家沟、五堡、栾庄、温泉屯、辉耀、黑山寺、矾山、卧佛寺等乡镇的全部或一部分,面积共492.2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7.57%。
(三)河川区(Héchuān Qū)
桑干河以北的涿鹿、张家堡、东小庄等乡镇,面积共369.59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3.19%。

表1-1 2009年涿鹿地貌类型与面积统计表

涿鹿县山系以拒马河为界,北部为燕山支脉,南部为太行山余脉,境内东南部山峰多属军都山复背斜的西段,入境后分成三支干:西北部涿怀背斜,黄羊山支干;中部小矾山背斜,黑山支干;东南部官厅背斜,灵山支干,均属燕山山系。南部黄花梁、犁铧山支干等均属太行山余脉。县内主要山峰有黄羊山、小五台山东台、东灵山、西灵山、韭菜梁山、韩家洼山、桥山等60余座,海拔高度906米~2882米,最高山峰小五台东台海拔2882米。群山之间、河流两岸形成十几个大小盆地,其中涿鹿、矾山两个断陷盆地是全县两大盆地。
全县总的地势为南北低,中间高,东低西高。北部洋河、桑干河流域,海拔460米~500米。中部灵山、小五台山区域海拔2240米以上,南部大河南地区海拔500米左右。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大部分为丘陵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