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景区(Língshān Jǐngqū)
东灵山景区与北京灵山景区为同一个旅游区,涿鹿一侧辟有狩猎场,场中散养着野兔、野鸡等。山巅有索道、游乐场所及生活服务设施。涿鹿狩猎场是京郊乃至华北地区最具特色的森林狩猎项目,内分区设有接待服务区、山谷飞碟射击区、森林狩猎区、动物放养区和登山观赏采摘区。
(一)东灵山(Dōng Língshān)
东灵山属燕山山脉,位于县境东南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与门头沟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5′,北纬40°03′。面积60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303米,有京西“珠穆朗玛”之称。区域内古老的石灰岩广泛外露,随着流水下切,因构造条件和岩性差别形成多变的峡谷、嶂谷和宽谷,悬崖峭壁,巍峨壮观。
植被的垂直分布,一是形成灌木丛、落叶阔叶林景观。1100米~1300米的阳坡为山杏、山桃灌丛,阴坡为二色胡枝子、平榛、绣线菊灌丛及人工林;1300米~1500米的阳坡为辽东栎、蒙古栎林,阴坡为棘皮桦林、山杨以及白桦林。二是中部为草甸及桦树林景观。海拔1500米~1900米的山地外貌舒缓、植被茂密,阳坡为禾草类草甸和片状沙棘灌丛,阴坡为白桦、棘皮桦林。5000多亩原始白桦林点缀着沙棘林,林间各类植物的花、果、叶色彩变化组合丰富。自然风光因季变化,夏季山间常出现云海、彩虹,秋冬时节常出现雨凇、雾凇和雪凇。1700米以上还有零星分布的天然落叶松林。野生动物有豹、野猪、狍、斑羚、狐等大中型兽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零星分布。三是亚高山草甸景观。海拔1900米以上的山地上,由苔草、蒿草和多种亚高山杂草组成的高山草甸,外貌华丽,季节变化明显。2000米以上有鬼箭愁荆棘灌丛。东灵山万亩高山草甸,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空中草甸。
东灵山有野生植物1640种,野生动物700余种,鸟类185种。区域内有黄花峪、沙棘峪、千药谷等野生植物集中分布区域。山上有松鼠、狐狸、野兔、山鸡、野山羊、狍子、野猪等动物。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褐马鸡等。区域内山清水秀,春夏野花遍地,碧野葱葱,百鸟鸣唱,冬季雪谷挂冰,景观独特。
东灵山区域内有灵云寺、朝阳洞、戚继光长城遗址,还有金猴朝佛、飞天阁、僧冠山、仙姑台、将军石、石佛湾、飞天石林、望京台、二郎山草甸等自然景观。朝阳洞为灵云寺藏经洞,洞洞相连,曲径通幽,神秘莫测。立足东灵山巅,可东眺京城,西望塞外,观日出云海。
(二)西灵山(Xī Língshān)
西灵山属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是华北地区植物品种分布最多、植物垂直分布最典型、保护开发最好的地区,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7′,北纬40°32′。西灵山东距东灵山直线距离约15千米,北距黄帝城约30千米,总面积30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420米,是河北省的第二高峰。
西灵山山体为喷出岩山地结构,山石风化造成的地貌外观奇特,山高、坡陡,从山下到山上依次有不同季节的分布,西灵雪峰终年积雪不化。这里没有夏季,7月份平均气温在20°以下。西灵山有元宝山、鲁班试斧石、娘娘洼、二妃塔、九龙碑、雪峰寺、道观等人文遗址遗迹,还有千年古杉,百花谷、千药谷、一眼泉、饮虎涧、石龟迎客、石笋、石林、野人座、佛身石、天书壁等80多个自然景观。
夏季登西灵山巔,南望群峰层峦叠嶂,连绵起伏,北观桑洋河水奔腾而下,东眺官厅湖碧波荡漾,西睹小五台山巍巍入云。举目仰望云舒霞卷,万里苍天,低头俯视森林茂盛,浩瀚如海,横无际涯。
《山海经》这部产生于先秦时期的地理典籍,成书时即以灵山为坐标之一,记录了附近的山川、物产及文物古迹。
《山海经》记:“大荒之中,有灵山……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故此,有“灵山十巫”之说。古之巫者,是掌礼、述史、为医、作乐、研究天文、制定历法、以易经而遵阴阳之辨,研究事物内涵及发展规律的学者,非巫婆、神汉之类。《山海经》所记轩辕之丘正南之灵山十巫所居之处,大约为黄帝时期一综合性的研究机构,轩辕黄帝对他们非常尊重,每逢上山都要和他们娓娓交谈,探讨天文历学及用兵战术。
唐时,在西灵山的古庙基上又建起一座“雪峰寺”,寺庙有两座巨大的铁铸大钟,天旱之时,当地民众会焚香撞钟,跪拜上苍求雨。钟鸣之时,方圆数十里皆清晰可闻。明清之时,雪峰寺依然香火繁盛。1900年,因寺中藏了一位义和团首领,一个大雾天凌晨,洋鬼子包围寺院,放火烧了寺庙。这位义和团首领在砍死几个洋鬼子后,血染灵峰。如今,在西灵山顶峰100多平方米的平地上,四处散落着碎石砖块,寺庙墙基清晰可辨。
(三)分水岭(Fēnshuǐ Lǐng)
分水岭位于东灵山脚下233省道(原S241)矾山镇虸蚄口至谢家堡乡孔涧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2′,北纬40°02′。春来,沿路两旁群山上百花盛开,繁花似锦;秋至,霜叶尽染,五彩六色的霜叶组成三十里画廊,人在画中游,让人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