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Bēikè)
(一)石洞渠建渠碑
(Shídòngqú Jiànqú Bēi)
石洞渠建渠碑位于张家堡村委会院内,纪念石洞渠建成,故名石洞渠建渠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5′,北纬40°44′。明天启六年(1626)设立,主体高度1.74米,石头材质。
(二)劈山大渠碑(Pīshān Dàqú Bēi)
劈山大渠碑位于涿鹿镇谭庄北,为涿鹿人民自力更生劈开黄羊山,修建大渠而立碑,故名劈山大渠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5′,北纬40°38′。亦称七里山大渠碑,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1958年立于现马家湾劈山大渠灌区委员会门前,1984年改立于谭庄村北。主体高度2.5米,水泥结构。
(三)河南寺新建千人碑
(Hénánsì Xīnjiàn Qiānrénbēi)
河南寺新建千人碑位于武家沟镇西窑沟南,为纪念各方人士捐款修缮河南寺而设立,故名河南寺新建千人碑。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7′,北纬40°33′。明万历二十年(1592)设立,主体高度2米,石头材质。
(四)高堡碑(Gāobǔ Bēi)
高堡碑位于县城南2千米处五堡镇高堡村中心,原为高堡村堡门匾额,正文镌刻“高堡”,故名高堡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0′,北纬40°35′。明万历十五年(1587)设立,主体高度1.2米,石头材质。
(五)重修小荆寺村清真寺碑
(Chóngxiū Xiǎojīngsìcūn Qīngzhēnsì Bēi)
重修小荆寺村清真寺碑位于大堡镇小荆寺清真寺内,为重建碑,故名重修小荆寺村清真寺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7′,北纬40°14′。清道光十一年(1830)设立,主体高度1.1米,石头材质。
(六)定山碑(Dìngshān Bēi)
定山碑位于大堡镇小荆寺清真寺,为解决山场归属不清而立,故名定山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7′,北纬40°14′。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设立,主体高度1.6米,石头材质。
(七)新建青杨沟甘露寺碑
(Xīnjiàn Qīngyánggōu Gānlùsìbēi)
新建青杨沟甘露寺碑位于大堡镇任家湾东北青杨沟,故名新建青杨沟甘露寺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3′,北纬40°14′。清同治十年(1871)设立,主体高度2.5米,石头材质。
(八)重修下井沟村三关庙碑
(Chóngxiū Xiàjǐnggōucūn Sānguānmiàobēi)
重修下井沟村三关庙碑位于栾庄乡下井沟西街,占地面积13平方米。天关、地关、水关,故名重修下井沟村三关庙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6′,北纬40°25′。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设立,主体高度1.86米,石头材质。
(九)大斜阳真武庙碑
(Dàxiéyáng Zhēnwǔmiàobēi)
大斜阳真武庙碑位于卧佛寺乡大斜阳西,为“真王爷”修建,原名真王庙,后改为真武庙,庙院内立有一石碑,故名大斜阳真武庙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5′,北纬40°13′。清代设立,主体高度1.25米,石头材质。
(十)太平堡村碑(Tàipíngbǔ Cūnbēi)
太平堡村碑位于卧佛寺乡太平堡西,村民所立,故名太平堡村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6′,北纬40°13′。明万历十九年(1591)设立,主体高度0.65米,石头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