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Qínhàn Shíqī)
2025年10月14日
二、秦汉时期(Qínhàn Shíqī)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其中含原燕国5郡,涿鹿仍属上谷郡。《汉书·地理志》记:上谷郡,秦置。今涿鹿县境置有5县,即:
(一)涿鹿县(Zhuōlù Xiàn)
涿鹿县位于今矾山,治所黄帝城。东魏时连年战乱,官府解体,县城渐废。“浊(涿)鹿县”历代沿用。
(二)潘县(Pānxiàn)
潘县位于县城偏西南12千米处、今保岱南翼黑山(古釜山)脚下,亦称潘城,治所今保岱。公元前221-前206年,范县、宜县并入宝带县,改称潘县。魏《土地记》载:“下落城(今涿鹿)西南四十里有潘城,城西北有历山,山上有虞舜庙”。北魏正光六年(525),潘县弃废。
(三)雊瞀县(Gòumào Xiàn)
雊瞀县位于县城南偏西31千米处,治所今大堡至孙家寨一带。东汉初撤销,属地划归潘县。
(四)下落县(Xiàluò Xiàn)
下落县治所今县城西北马军庄至北小庄之间。曹魏末年,黄羊山洪冲毁下落县城,在今县城处筑下落新城。西晋武泰始十年(274),下落县更名广宁县,北魏改下落县为广宁县,东魏后渐废。
(五)茹县(Rúxiàn)
茹县治所县城北偏东8千米处、今张家堡东侧洋河右岸。距《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茹县、下落、潘县、涿鹿四县同属上谷郡,北靠于延水(今洋河),南与下落县(今涿鹿城)交界。东汉撤县并入下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