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Gōnglù)
(一)京新高速公路
(Jīngxīn Gāosùgōnglù)
北京至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故名京新高速公路。因起止点得名。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0′-115°30′,北纬40°46′-40°41′。编号G7,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第七条放射线。途经北京、张家口、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额济纳、酒泉、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全长2540千米,其中河北段64千米。土木至化稍营二期工程2008年11月奠基,时称京化高速,2010年12月试通车运营。技术标准为双向六车道,时速100千米。
京新高速在张家堡村西设涿鹿北站连接省道311线。境内途经东小庄、张家堡镇的小姚庄、上太府、单家堡、张家堡西、黄土港5个村,长10.11千米。主要设施有黄羊山1号隧道、2号隧道、3号隧道。
(二)张涿高速公路
(Zhāngzhuō Gāosùgōnglù)
张家口至涿州高速公路的简称,故名张涿高速公路。因起止点得名。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8′-115°35′,北纬40°41′-39°93′。编号G95,北起京新高速公路单家堡互通,南至涿州连接廊涿高速,是首都环线高速G95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涿高速全长241.1千米,净长155.934千米,其中张家口境内全长83.556千米。项目起点至G109互通段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10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28米;G109互通至张保界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8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26米。途经涿鹿县8个乡镇的38个村,在岔河东约1千米处进入保定市境内。
张家口段设涿鹿、卧佛寺、孔涧、109国道相交处、河东5座服务性互通,在京新高速、太行山高速衔接处设枢纽互通式立交两座。在涿鹿东、河东互通设置两条连接线,全长26.75千米。在县城东(栾庄)、鲍家口设置服务区两处,在河东设置停车区1处。设置特大桥2596米2座;大桥15450米43座,其中6座为连续钢结构,最大高桥104米,最大跨度152米,均属河北第二;中桥1083米15座;涵洞72道。设置隧道33681米19座(按单洞计),其中特长隧道两座,分水岭隧道单洞长13689米(为华北第一隧),净宽14.25米,净高5米;长隧道6515米6座;中隧道1930米11座;短隧道1123米4座。桥隧比例50%以上,山区高达67.5%。与保定段交界处设置1770米长隧道,其中张家口段746米。2008年12月,项目在涞水县九龙镇奠基。2009年10月,张涿高速张家口段开工,2014年3月4日全线通行。
(三)太行山高速公路
(Tàihángshān Gāosùgōnglù)
太行山东麓的高速公路,故名太行山高速公路。因山脉得名。太行山高速河北段全长652千米,途经5市19县,涿鹿段东起张涿高速太平堡枢纽互通,西至涿蔚交界,全长33.16千米。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起点至青杨树21千米为8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24.5米;青杨树至涿蔚交界12.16千米为10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25米。途经卧佛寺、辉耀、大堡3个乡镇的25个村庄。在辉耀镇石门北设隧道1条2788米(双洞),在下沙河约1千米处进入蔚县境内。涿鹿境设高度99.6米的特大桥1座1839米,大桥16座5350米,中桥2座138米,互通两处,桥式通道两座,通道涵洞40道。2016年9月9日涿蔚交界施工队伍进场,成为全线第一个开工路段;9月13日,涿鹿段全线开工;10月8日,石门特大桥开始钻桩基,成为河北省太行山高速第一钻。涿鹿段在张涿高速太平堡段设枢纽互通式立交1座,在大斜阳、青杨树设服务性互通立交两座,称涿鹿南、小五台东。
(四)京拉线(Jīnglā Xiàn)
北京至拉萨的国家干线公路,故名京拉线。因起止城市得名。编号G109。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1′-115°42′,北纬40°05′-39°98′。途经涿鹿县里程67.328千米,起点京冀交界的东灵山西南大垭口,经王家沟、孔涧、鲍家口、水关、太平堡、卧佛寺、野场、大斜阳、罗晏沟、岔道、任家湾、下关、后沟、大堡、青杨树、马圈、倒拉嘴、郭家堡、谷坨、下沙河等22个村庄。主要山脉有大垭口、分水岭、小五台山等,在下沙河村附近入蔚县境。
公路技术等级京冀界至太平堡段为三级路,长24.76千米,路基宽度7.5米,路面7米。太平堡至涿蔚界为二级路,长42.568千米,路基宽12米,路面11.4米。
境内路段于1965年4月测设修建,1966年10月全线竣工,路基宽7.5米,长68.389千米。原起点在北京市郊张各庄,终点蔚县西合营,称张西公路或京西公路。初期为省级干线公路,因当时带有战备性质,亦称张西战备公路。1979年11月,全国公路普查,张西公路起点变为阜成门,终点延长至拉萨,更名北京至拉萨公路。1980年代末称G109线。
(五)正阳线(Zhēngyáng Xiàn)
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至山西省阳泉市公路,简称正阳线。因起止城市得名。编号G239。2013年5月路网规划升为国道,张家口境内途经沽源、赤城、怀来、涿鹿、蔚县,全长313千米。途经涿鹿县42.424千米,起点涿怀界红彤营附近,途经红彤营、吉家营、龙王堂、温泉屯、孟家窑、广恩屯、百姓营、九堡、七堡、杨窑、五堡、上四堡、下四堡、羊圈、三堡、南二堡、小堡、高堡、新胡庄、下洪寺、上洪寺、茶房、甘庄、辉耀、石瓮、岔道26个村庄,至尤家园东交汇109国道。
技术等级涿怀界至高堡20.919千米为三级沥青路面,路基宽7.5米,路面7米;高堡至洪寺地道桥段2.842千米为一级路,路基宽度23米,路面22.5米;地道桥至尤家园段21.19千米为二级路,路基宽度12米,路面11.5米。
国道正阳线(G239)是2013年由县道永芦线、省道下广线部分路段升级的。永芦线原为乡道高杏公路(大部分路段),于2001年升级为县道。高杏公路于1986年修建,路基宽6.5米,1992-1993年改建沥青路,路面6米。2012年重新修建沥青路,长20.919千米,三级路,路基宽7.5米,路面7米。下广线高堡至尤家园段基本是在原秦汉驰道(旧车马大道)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1975年11月-1977年实施下广线涿鹿至岔道段路基改线工程,裁弯取直,完善桥涵,铺筑渣油(沥青)路面。1993-1994年,建设桑干河桥至地道桥段二级路,长3.6千米,宽9米。1996-1997年,对洪寺地道桥至尤家园21.19千米三级路段进行二级路改建,石瓮以上段改线。2002年,将高堡至地道桥段二级路改建为一级路。
(六)怀院线(Huáiyuàn Xiàn)
怀来县桑园镇至赞皇县院头镇公路,简称怀院线。因起止县镇得名。编号S233,系全省50条纵线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7′-115°34′,北纬40°14′-39°84′。2013年5月路网规划调整更名,全长434千米。境内总里程75.27千米(净里程74.838千米),三级公路,路基宽7.5米,路面7米。途经虸蚄口、柳树庄、观音殿、张家房、孔涧、谢家堡、九针台、河东、牛角庄、台峪、大河南等29个村庄,止于涿鹿涞水(张保)界。
省道怀院线(S233)是2013年由原省道宝平线大部分路段、京原支线重新规划命名的。原宝平线系内蒙古自治区宝昌至河北省平山县的省级干线公路,编号S241。2001年路网调整时延长起点,更名宝平线。之前为省道沙东线,是沙城至平山县东回舍的干线公路, 1985-1988年建成,全长363千米,三级路。京原支线是108国道通往山西省原平的省级干线公路,编号S248。1970年修建(时称5510工程),河北起点108国道涞水境内,在“万仞天关”张保界入境,经岔河、河东、北峪店、上辛庄、羊卧台等村,至大河南拒马河北岸羊卧台入张保界,亦称岔羊公路,涿鹿段时长43.095千米。2001年路网调整时,“万仞天关”至九针台段划入宝平线,该线起点调为九针台,终点羊卧台张保界,全长36.686千米,三级路。
(七)龙揣线(Lóngchuāi Xiàn)
赤城县龙关镇至阳原县揣骨疃镇冀晋界公路,简称龙揣线。因起止点得名。编号S311,亦称省道311线,全省50条横线之一。2013年路网规划调整更名,部分升为省道。途经田家窑、下花园、张家堡、武家沟、大田洼镇(区、乡)等,全长203千米。境内起点为张家堡涿下界,经张家堡、石子坡、长疃、马家湾、东窑沟、西窑沟入宣化区,全长37.547千米。
省道龙揣线(S311)是由原省道下广线、原县道永芦线部分路段调整升级的。下广线原为下花园至山西省广灵县的省级干线,编号S342,也称省道342线。1949-1989年原途经县城东侧张庄、曹家园等。1989-1990年,修建涿下复线,改行隆伏寺、曹堡等。1999-2000年,对涿下复线进行二级路改建。2006-2007年,建设下广线涿鹿绕城公路,2008年11月北小庄老村至桑干河桥北成为城市道路——合符大道。龙揣线利用原省道下广线涿下界至工业园区段、乡道沈庄至朝阳寺段、原县道永芦线(宣涿线、涿武线)朝阳寺至西窑沟涿宣界段,长度约37千米。目前二级路8.7千米,三级沥青路面16千米,四级沥青水泥路7.7千米,沙石路约8.6千米。
(八)东卧线(Dōngwò Xiàn)
怀来县东花园京冀界至卧佛寺公路,简称东卧线。因起止点得名。编号S313,卧佛寺连接线是全省50条横线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5′-115°01′,北纬40°22′-40°06′。2013年路网规划调整升为省道,全长41千米。境内起点原县道康祁线涿怀界,终点卧佛寺109国道,设计总里程19.766千米。途经矾山、古城、丰润堡、黑山寺、口前南。东卧线是由原县道康祁线(X457)升级而成的。2008年11月按高速公路连接线立项改建二级路,路基宽12米,路面11.4米,2×0.3米路肩石,境内改建路段实长19.633千米,2010年通车。
(九)涿怀线(Zhuōhuái Xiàn)
涿鹿县至怀安县冀蒙界公路,简称涿怀线。因起止县得名。编号S314,亦称省道314线,全省50条横线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4′-115°04′,北纬40°36′-40°34′。2013年路网规划调整升为省道,全长83千米。境内起点高堡,沿原下广线下行,过桑干河大桥后途经杨家屯西接原县道永芦线,在朝阳寺与省道S311线重复,至武家沟镇马家湾桥头接原县道头武线,进入宣化区,全长21.602千米(净里程10.07千米)。
省道涿怀线(S314),利用原省道下广线高堡至杨家屯段4.49千米,重复311省道11.532千米,利用原头武线5.578千米。头武线起点崇礼县头道营,由涿宣界槐树沟北侧进入涿鹿县境内,终点在马家湾村口交汇永芦线。2001年公路普查后路网调整更名头武线。头武线是由最初的武家沟至槐树沟简易战备公路(代号6908工程)演变而来,建于1970年。2014年,完成头武线涿鹿段三级油路改建。
(十)野西线(Yěxī Xiàn)
易县三坡镇京冀界至蔚县西合营镇公路,简称野西线。因起止镇得名。编号S317,全省50条横线之一。2013年路网规划调整升为省道,全长75千米。境内起点为怀院线(原省道京原支线)张保界,沿怀院线下行至大河南镇后接原县道西大线进入蔚县。途经下安(自然村)、天津沟、金石片、大河南等,全长23.378千米(净里程16.535千米),其中重复S233线6.843千米。
西合营至大河南路段原为山区道路大河南至蔚县杨河滩线,为蔚县东南部山区通往易县等地的一段古驮运路,为山岭重区路段。于2001年列入县级公路,全长17.571千米,是野西线主要路段。2007-2008年,对金石片至大河南口13.1千米路段铺筑三级水泥路面,路基宽7.5米,油面6米。2016-2018年,对大河南至蔚县交界15千米铺装砼路面。
(十一)鸡张线(Jīzhāng Xiàn)
怀来县鸡鸣驿乡至张家堡镇公路,简称鸡张线。因起止乡镇得名。编号S509,鸡鸣驿支线是全省50条联络线之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6′-115°28′,北纬40°44′-40°44′。2013年路网规划调整更名,全长4千米。境内路线起点为涿怀界洋河桥东头,终点张家堡镇接龙关至揣骨疃线(S311),全长2.428千米。
(十二)河九线(Héjiǔ Xiàn)
河东镇至涞水县九龙镇公路,简称河九线。因起止镇得名。编号S514,全省50条联络线之一。2013年路网规划调整更名,全长17千米。境内长5.356千米。九针台至河东路段,也是张涿高速至河东的连接线,长2.1千米,2012年至2014年建设。
(十三)张涿高速连接线
(Zhāngzhuōgāosù Liánjiē Xiàn)
张涿高速连接线,暨南环路和部分东外环路。因性质作用得名。亦称外环路,起点郭庄南,终点省道涿怀(安)线桑干河桥,长6.159千米,一级路,路面宽22.5米,起点至南环的纵线为2×0.25米砼路肩,横线西至下广线为2×0.75米土路肩。2010年开工建设,11月10日通车。
(十四)涿黑线(Zhuōhēi Xiàn)
涿鹿至黑山寺公路,原称涿矾线。因起止点得名。编号X414。2001年路网调整后起点改为永芦线小堡,终点在黑山寺南口交汇康祁线,更现名。全长28.257千米,三级路,路基宽7.5米,油面6米,2×0.75米土路肩,是连接古郡涿鹿与黄帝城的一条捷径道路。
(十五)罗河线(Luóhé Xiàn)
罗晏沟至河东公路,故名罗河线。因起止点得名。编号X416。原称河石线,2001年路网调整后更现名。全长45.743千米,三级路,路基宽6.5米~7米,油面5米,2×0.5米土路肩。平台至刘家沟段为沥青路面,其余为砼路面,是连接国道与省道的一条县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