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国末期(Zhànguó Mòqī)
据《涿鹿史话》载:公元前300年,赵国围攻中山国,“攘地北至燕代”(《史记·赵世家》),占领涿鹿南部。《竹书纪年》载:“燕伐赵,围浊(涿)鹿,赵(武)灵王及代人救浊(涿)鹿。”“涿鹿”这一称谓第一次出现。
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燕国置5郡。战国末期,涿鹿现境置县应在10个左右,隶属上谷郡(今怀来大古城)。据文物、地名及口碑资料显示,涿鹿现境有名可考的县有7个,即:涿鹿县,治所黄帝故城,宝带县,治所今保岱,保岱古称宝带,为舜都,有银,珍宝地带,名曰宝带,后演变成保岱。范县,治所今相广。宜县,治所宜城(今温泉屯一带)。雊瞀县,治所今大堡。下落县,治所今涿鹿县城西北(北小庄与马军庄之间)。茹县,治所今张家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