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然景观(Qítāzìrán Jǐngguān)

五、其他自然景观(Qítāzìrán Jǐngguān)

(一)小五台山(Xiǎowǔtái Shān)

小五台山位于县城南40千米、太行山北端的蔚县和涿鹿县境内,以东、西、南、北、中5座山峰为主体,海拔均在2600米以上。主峰东台海拔2882米,为太行山主峰、河北最高峰。总面积267平方千米,东西长约60千米,南北宽28千米。

1983年11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蔚县小五台山林场、涿鹿县杨家坪林场、涿鹿县岔道林场、山涧口营林区的基础上建立小五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和褐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二)山涧口(Shānjiàn Kǒu)

山涧口位于大堡镇三道沟南西灵山脚下,属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7′,北纬40°03′。三伏夏日,山涧口凉风习习,沿涧口溪水逆上,行万米即至溪水源头,半山腰间渗出的雪溶水,冰凉寒彻。漫山丛林间金银花如繁星点点;山顶平坦,齐腰高的阔叶植物如荷亭立,宛如江南荷塘景象。

(三)溪源(Xīyuán)

溪源位于县城西南16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8′,北纬40°31′。溪源东依历山,西靠笔架山,东南有五福泉,村因溪水的发源地而得名。《保安州志》记:“五福泉在州西南三十里……,其流为龙门瀑布者。”村内自然景观有龙门峡,龙门峡地处险峻,两壁峭岩陡立,巍峨对峙,状似天阙。涿鹿八景,龙门叠翠即此。

(四)笔架山(Bǐjià Shān)

笔架山位于涿鹿县城西南17千米(见涿鹿八景)。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3′,北纬40°33′。

(五)龙门峡(Lóngmén Xiá)

龙门峡位于河东镇岔河南500米处,是与涞水县交界处的峡谷。514省道(原S241)穿峡谷而过。道路两侧,南北间直立约30米的岩壁上,有十几处巨字石刻:“千峰拱立”“万仞天关”等,字体苍劲,行草不一,与山势名实合一。此景点与野三坡景区连为一体。

(六)抱孩山(Bàohái Shān)

矾山镇董家庄北有一山峰,形似母亲紧抱一个婴儿站立在那里,痴情地张望着远方的亲人,故名为抱孩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3′,北纬40°11′。清晨或黄昏,形象轮廓更觉明显清晰。亦称班姑寺山。

(七)鲁班石林(Lǔbān Shílín)

鲁班石林位于河东镇瓦窑沟西北的元陀山。此石林有的似四棱柱横躺竖卧,有的像捆绑成一簇一捆的木材。石林中除完整的用材以外,还有整修这些材料抛下的下脚料,就像木匠锛下的木屑,刨下的刨花。鬼斧神工,惟妙惟肖,此处石林活似加工木料的场地。相传,鲁班和妹妹比功力,兄妹商定,妹妹一夜纳成三双鞋底,哥哥一夜造成三座石桥,以鸡叫时为限。鲁班造桥备石料于瓦窑沟村元陀西山,并将石料凿好,将一部分运到鸡鸣山下以修洋河桥。刚开始建桥,妹妹就学一声鸡叫,鲁班信以为真,匆忙之下仅建成桥墩,凿好的石料遍布山野,后人称之为鲁班石林。

(八)睡佛(Shuìfó)

睡佛位于辉耀镇岔道。在岔道村西公路上朝东山观看,山形似一佛仰卧,鼻脸眉眼清晰,活灵活现,人称睡佛。亦称黄帝问天。

(九)温泉屯槐抱榆

(Wēnquántún Huáibàoyú)

温泉屯的十字街头上,有两棵长在一起的大树——人们叫它“槐抱榆”。一棵古槐,伸出两个手臂一样的枝干,紧紧地搂抱着一棵大榆树。相传,古代温泉屯有两个穷秀才,一个叫顾金,一个叫赵宝。顾金和赵宝自幼同窗苦读,都有济州安民之志。可二人虽饱读诗书,却屡试不第,在温泉屯共务桑麻。顾金生有一女,小名榆榆;赵宝生有一男,取名槐槐。榆榆和槐槐同年所生,幼时常在一起玩耍。顾金、赵宝觉得他们是天生一对,便给两个孩子定下终身大事。转眼两个孩子长大成人,两家商定八月中秋给他们完婚。谁知此时榆榆被选定入宫,这对小夫妻无奈双双跳入温泉而亡。此后,这里便长出一棵槐树,一棵榆树。槐树伸出两只胳膊紧紧搂住榆树,榆树则斜依在槐树的怀抱之中。人们都说,这合欢树就是槐槐和榆榆的化身。至今仍有一些青年男女到这里许愿,希望自己的婚姻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