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创新与评价

第五节 方案创新与评价

一、方案的创新

方案创新,是指从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出发,在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出能够可靠地实现研究对象必要功能的新方案。价值工程是创新工程,从价值工程技术实践来看,方案创新是决定价值工程成败的关键阶段。

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300多种方案创新的方法应用于各国,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

头脑风暴法由美国BBDO广告公司的奥斯本于1941年首创。不同于普通的会议法,这种会议一般由5~10个人参加,并且规定了四条规则:要求畅所欲言,鼓励自由开放地发表意见;不批评别人的意见;提出的方案越多越好;互相启发,要求结合别人的意见提出设想。利用这种方法,与会者瞬间的见解往往会诱导出创造性地思想火花,因此可能收到极好的效果。

(二)哥顿法

哥顿法是由美国人哥顿(Gorden)在1964年提出的。其指导思想是把要研究的问题适当抽象,摆脱现有实物对思维的束缚,便于开拓思路,从而得到一些常法难以得到的方案。其要点是:会议开始时,主持人只向专家提出一个抽象化问题,要求大家对抽象的问题自由地提出解决方案,当讨论到适当的程度后,再提出具体问题,与会者再具体思考,舍弃不可行方案,对可行方案作进一步研究。例如,要设计某屋盖型式,主持人首先将其抽象为一问题“如何包某一物体”,与会人畅所欲言,随着讨论的深入具体,主持人将问题逐步展现在大家面前,最后将讨论结果统一化。

(三)专家意见法(德尔斐法)

专家意见法不采用开会的形式,由组织者将研究对象的问题和要求,函寄给若干有关专家,使他们在互不商量的情况下提出各种建议和思想,专家返回设想意见,经整理分析后,归纳出若干较合理的方案和建议,再函寄给有关专家征求意见,再回首整理,如此反复若干次,把原来比较分散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内容集中一致,最终形成统一的集体结论,作为新的代替方案。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专家们彼此不见面,研究问题时间充裕,不受某专家权威影响,可以无顾虑、不受约束地从各种角度提出意见和方案。缺点是花费时间较长,缺乏面对面的交谈和商议,缺乏互相启发。

(四)问题列举法

问题列举法是用列举问题来提示、诱发人们创新构思的一种方法,一般以会议形式进行。根据列举的问题可以分为:

(1)特性列举法。将产品的特性,如结构、功能、材料等,逐项列举出来,然后根据这些特性提出改进方案。

(2)缺点列举法。请各方面专家提出产品的缺点,并针对这些缺点提出改进方案。

(3)希望列举法。将对产品功能的要求和希望都提出来,作为价值工程的目标,启发人们更好地构思,进而由构思勾画出方案。

(五)专家检查法

这个方法不是靠大家想办法,而是由主管设计的工程师作出设计,提出完成所需功能的办法和生产工艺,然后请各方面的专家审查。该方法的优点是先由熟悉的人进行审查,提高了效率。

二、方案评价

方案评价是从创新阶段提出的众多方案中选出最佳的可行方案,并在评价过程中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的过程。方案评价包括概略评价和详细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其评价内容基本相同,只是深浅程度有别。它们均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将这三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权衡则称为综合评价。

(一)概略评价

概略评价的目的是对方案进行初步筛选,将一些价值明显不高的方案先排除,保留价值较高的少数方案,淘汰明显不可行的方案。概略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评价

围绕功能所进行的评价,分析和研究所创新的方案能否满足功能要求,在技术上能否实现。

2.经济评价

围绕经济效果所进行的评价,分析和研究产品成本能否降低和降低的幅度,以及实现目标成本的可能性。

3.社会评价

围绕社会效益进行的评价,分析和研究创新方案对社会利害影响的大小。

4.综合评价

分析和研究创新方案能否使价值工程活动对象的功能和价值有所提高。

(二)详细评价

详细评价是在掌握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概略评价保留下来的方案从技术、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具体的评价分析,为提案的编写和审批提供依据。详细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评价

围绕功能所进行的评价。主要以用户需要的功能为依据,对创新方案的必要功能条件实现的程度作出分析评价。

2.经济评价

围绕经济效果所进行的评价。主要考虑成本、利润以及企业经营的要求;创新方案的适用期限与数量;实施方案所需费用、节约额与投资回收期以及实现方案所需的生产条件等。

3.社会评价

围绕社会效益进行的评价。主要分析和研究创新方案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国民经济效益等。

4.综合评价

将上述三个方面结果加以综合,比较优劣,得出结论。

(三)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方法,由于定性方法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实践中较多采用的是定量方法,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定量法。

1.直接评分法

根据各种方案能够达到各项功能要求的程度,按10分制或100分制评分,然后算出每个方案达到功能要求的总分,比较各方案总分,作出采纳、保留或者舍弃的决定,再对采纳、保留的方案进行成本比较,最后确定最优方案。

2.加法评分法与连乘评分法

加法评分法与连乘评分法首先要求拟定评价指标,再将每一评价指标分成若干等级,对每一等级规定一个评分标准(重要项目的评分标准要高些)。对拟定的各种方案均按照同样的评分标准打分,最后将所得分数相加或连乘,得出总分,总分最高者为最优方案。

3.加权评分法

加权评分法又称矩阵评分法。是用权数大小表示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用满意程度评分表示某方案的某项指标水平的高低,通过满意程度评分和相应的权数相乘后累计求和的方法得到各方案的加权评分和,加权评分和大的方案为相对优的方案。

三、方案实施及评价总结

在创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方案实施完成后,要进行总结评价以及验收。

(一)方案实施

对方案的实施需要做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安排和落实:

(1)组织落实,把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到部门和相关人员。

(2)经费落实,落实经费的来源及使用方法。

(3)条件落实,做好物资、装备的准备。

(4)时间落实,妥善安排实施方案的始末时间及各阶段的时间安排。

(二)价值工程活动成果的评价

评价和总结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水平对比评价

技术水平对比评价,主要评价采用新方案后,产品性能与功能的改善程度。

2.经济效果对比评价

整个价值工程活动结束后,要以经济效果对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这种总结和评价是改进后产品正式投产的前提条件,评价的指标主要有下列三项:

(1)成本降低率。是指方案改进后成本降低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2)全年净节约额。是指全年生产成本的节约额与价值工程活动经费之差。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净节约额=(改进前单位成本-改进后单位成本)×年产量-价值工程活动费

(3)节约倍数。是指方案改进后全年净节约额与价值工程活动经费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