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作者简介
前言
1 绪论
1.1 城市水务管理问题
1.1.1 水与经济社会的思辨关系问题
1.1.2 水务管理体制问题
1.1.3 水务管理制度问题
1.1.4 水务市场机制问题
1.1.5 水务管理理论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2 城市水务管理概述
2.1 实施城市水务统一管理的背景
2.1.1 现代化城市需要建立统一的城市水务管理新格局
2.1.2 严峻的水资源环境局势成为发展的压力和改革的动力
2.1.3 城市水管理的体制性障碍影响了城市水务健康发展
2.1.4 促进合理用水的经济政策尚没建立健全影响水务事业发展
2.1.5 日益严重的缺水危机迫切需要加强城市水务管理
2.1.6 以城市水务统一管理保障水务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城市水务管理体制现状
2.2.1 基本情况
2.2.2 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2.2.3 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案例
2.3 城市水务管理现存问题
2.3.1 管理体制性障碍是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
2.3.2 水法规建设有待加强, 执法不严的问题仍很突出
2.3.3 水务管理对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2.3.4 水价偏低阻碍和削弱了水务管理
2.3.5 城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些问题
2.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2.4.1 水资源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原因分析
2.4.2 对水资源环境与人类关系的认识
2.4.3 思辨关系的转变
2.4.4 解决水资源危机是人类社会的紧迫任务
2.4.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力道路
2.5 城市水务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措施
2.5.1 建立水权明晰、 运作机制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水务市场
2.5.2 经济社会用水行为与水自然循环规律关系的协调
2.5.3 开放的水务融资市场是促进水务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2.5.4 节流、 治污、 开源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战略
2.5.5 做到城乡用水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2.5.6 运用综合措施保障城市水务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城市水务系统管理论
3.1 城市水务系统构成及发展方向
3.1.1 城市水务系统的基本结构
3.1.2 城市现存水供需系统分析
3.1.3 城市现存水务管理系统分析
3.1.4 城市水务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分析
3.2 城市水务系统性特征分析
3.2.1 耦合性特征
3.2.2 整体性特征
3.2.3 层次性特征
3.2.4 动态性特征
3.3 城市水务系统管理依据及发展目标
3.3.1 实施城市水务系统管理的依据
3.3.2 城市水务系统管理的发展目标
3.4 城市水务系统管理的原则
3.4.1 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
3.4.2 统一法规、 标准, 规范水事行为的原则
3.4.3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
3.4.4 水资源统一规划、 利用、 保护的原则
3.4.5 保障生活和生态环境基本用水, 统筹兼顾其他用水的原则
3.4.6 坚持开源节流保护并重, 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
3.4.7 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
3.5 城市水务系统管理的内容
3.5.1 水务管理法规体系的建设与执行
3.5.2 水务政策管理
3.5.3 水权管理
3.5.4 水务市场建设与管理
3.5.5 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
3.5.6 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
3.5.7 防汛与抗洪管理
3.5.8 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
3.5.9 水务组织的协调与管理
3.5.10 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3.6 城市水务系统管理方法
3.6.1 法律法规管理
3.6.2 行政管理
3.6.3 经济管理
3.6.4 技术管理
3.6.5 宣传教育管理
3.6.6 加强国际合作
3.7 城市水务系统水循环模型
3.7.1 城市水务系统水循环模型意义
3.7.2 水循环模型基本结构
3.7.3 模型水量平衡关系
3.8 城市水务系统经济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3.8.1 基本思路
3.8.2 经济技术指标分类
3.8.3 城市水务系统层次性模糊评价法
4 城市水务市场构建与运作
4.1 城市水务市场概念
4.1.1 城市水务市场涵义
4.1.2 城市水务市场的性质与特征
4.2 城市水务市场构成要素
4.2.1 一般市场构成要素
4.2.2 城市水务市场构成要素
4.3 城市水务市场容量
4.3.1 地理边界
4.3.2 交易物范围
4.3.3 交易量
4.4 城市水务市场建管原则
4.4.1 可持续发展原则
4.4.2 统筹规划、 优化配置、 整体效益的原则
4.4.3 政府宏观管理与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4.4.4 产权主体多样化、 投资渠道多元化原则
4.4.5 政治民主协商机制与利益补偿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4.4.6 保障基本生活、 环境用水鼓励有序有效竞争的原则
4.5 城市水务市场运作机制
4.5.1 涉水事务政治民主协商机制
4.5.2 供水、 污水处理业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4.5.3 用水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市场准入制
4.5.4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4.5.5 新增可供水量评价模式
4.5.6 建立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利益共享补偿机制
5 水权与水务市场
5.1 水权及其特征
5.1.1 水资源国家所有制
5.1.2 水权与使用权
5.1.3 水权特征
5.2 水权制度的涵义及水权界定
5.2.1 水权制度的基础——产权经济学
5.2.2 水权制度涵义
5.2.3 水权界定
5.3 水权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
5.3.1 水资源优化配置制度
5.3.2 取水许可制度
5.3.3 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5.3.4 计划用水、 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
5.3.5 节约用水制度
5.3.6 水质管理制度
5.3.7 水事纠纷调解制度
5.3.8 监督检查制度
5.3.9 水资源公报制度
5.4 水权初始配置研究
5.4.1 合理配置初始水权的意义
5.4.2 初始水权配置原则
5.4.3 水权优先顺序
5.4.4 水权初始配置的相关机会多目标规划模型
5.4.5 水权的取得与管理
5.5 水权市场化研究
5.5.1 水权交易的动因
5.5.2 水权交易的制度性障碍及出路分析
5.5.3 水权交易的范围
5.5.4 水权定价
5.5.5 水权交易程序
5.5.6 国外水权市场化经验
5.5.7 我国水权转让实践
6 排污权与水务市场
6.1 我国水环境基本状况与管理思路
6.1.1 水环境基本状况
6.1.2 水环境管理
6.1.3 水环境治理思路
6.2 水环境纳污能力评价
6.2.1 影响水环境纳污能力的因素
6.2.2 水功能区分类
6.2.3 水体纳污能力计算方法
6.3 初始排污权合理配置
6.3.1 动因
6.3.2 排污收费、 排污许可证与排污权的关系
6.3.3 初始排污权配置原则
6.3.4 排污权定价指导思想
6.3.5 初始排污权的合理配置方法
6.4 排污权交易市场
6.4.1 排污权交易
6.4.2 排污权交易能激励实现水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6.4.3 排污权交易可促进政府管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6.4.4 排污权交易的“帕累托改进”
6.4.5 美国的可交易许可证制度
7 水价政策与水价格
7.1 水价政策与水价改革进展
7.1.1 水价实施沿革
7.1.2 现行水价政策
7.1.3 水价改革进展与成效
7.1.4 现行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可持续利用水价格模式
7.2.1 水价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7.2.2 水价构成要素
7.2.3 可持续利用水价格模式
7.2.4 可持续利用水价定价方法
7.3 案例——山东泰安市城市水价调整规划
7.3.1 水资源费调整规划
7.3.2 城市供水工程水价调整规划
7.3.3 城市污水处理费调整规划
7.3.4 泰安市城市商品水价调整规划
7.3.5 水价政策与法律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