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产业发展策略

6.5 产业发展策略

(1)种植业

img

村民增收路线

全面分析现状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等,并综合比较各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认为村庄适合发展种植黄花菜、枸杞、中药材、葡萄等经济作物,以黄花菜为主;适合发展苹果、核桃、杏等特色林果种植,以苹果为主。规划明确重点发展的品种选择、具体发展要求及技术措施。

具体发展要求: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培养村级示范户;加强同农业科技技术部门合作;加大对产品分级、包装,推进原产地标识,做大名牌产品。

(2)科学养殖业

规划在村庄南侧建立养殖小区(由于集中养殖区位于行政区以外,本次规划养殖设施农业地不做统计),完善配套设施。依托村庄成立养殖合作社,大力发展黄牛、滩羊养殖,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养殖方式由每家自己饲养向集中养殖小区转变。加大畜牧养殖专家联系,形成专家定期进行科技指导,培养大批了解养殖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畜牧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村民发家致富的本领。

集中建立养殖小区,采用“政府+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饲养分户进行,政府引导和监管,合作社进行消毒、加工、统一销售,利润按实际产量返还给各饲养户。

(3)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是农民利用居住周边零散的宅间农用地,自发经营的生产方式,可实现农民自给自足,并可以通过交换增加农民收入。庭院经济是普通劳动人民智慧的浓缩,是村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模农业的补充。庭院经济有如下优势。

①灵活方便。庭院经济近在咫尺,没有路途上的奔波,可以节省时间,只是茶余饭后的顺手之劳。利用的是闲散劳动力或不宜到大田中劳动的劳力,并可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手工业的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比较容易适应市场需求多变的特点。

②提升资源效率。由于历史形成的住宅布局,宅间农用地分布普遍,庭院种植可以使各项生活有机废弃物得以利用,较少的投入产出较高的效益。

③增加经济收入。庭院经济能生产出区别于规模化生产的产品,更加具有传统特色和风味,更加契合都市人群的需求,在价格上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④优化人居环境。一个普通的庭院可成为一个小型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庭院经济可以把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又美化了生活环境,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统一。

⑤生产空间。羊坊滩村庭院生产空间条件较好。根据现状调研分析,院落内有宅间农用地(或称自留地)种养殖植。大多数农宅有500平方米左右的庭院生产空间。(规划用地布局中予以保留)

⑥经营品种。充分发挥村民的聪明才智和生产经验,主要发展蔬菜水果的种植。在减少环境影响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禽类养殖。

⑦产品营销。通过竞争机制激励村民发挥聪明才智,尝试不同经营品种,并推广成功经验。